导师简介:
席恺,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耳鼻喉科副主任,全国耳内科学会青年委员会常委,河南省医学会耳鼻喉分会委员,洛阳市医学会耳鼻喉分会副主任委员。对各种听力障碍、中耳炎、鼻炎、鼻窦炎、咽喉炎、扁桃体炎、成人及小儿鼾症等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耳部及喉部显微手术,尤其对突发性耳聋和各种耳源性眩晕的诊治有独到见解及体会。
作者简介:
徐振兴,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2017级研究生,专业-耳鼻咽喉科学,目前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耳鼻喉科以规培研究生医师身份学习。
吾师席恺,我们专业领域的人都称她为席博士,因为她是洛阳市第一个耳鼻喉专业的博士,说我对导师“一见钟情”绝不为过,当然此情非彼情。第一次见她,是在她的办公室,去找她签字,她就像家长见孩子似的。自我介绍后,她让我随便谈谈自己的情况及未来的愿望。我就在她营造的美好氛围里有些热烈而又带一丝害羞地介绍自己,从哪里来,毕业学校,在即将开始的研究生生涯的打算。几乎每个语词和学术貌似离得很远。而就在这样的场景中,我们相互了解,也就在这样的聊天中,她发现我身上所具有的特质,包括我的优点和有待进步的地方。当然这是后来和她聊天才知道的。比如我对未来有目标,知道明天该做什么,但有时候不免拘谨而显得内向。导师鹰一般的眼睛锐利而锋芒四射,我承认我无处可逃,而且心里隐隐约约有种被了解的幸福。可以说,席老师是睿智的,睿智的沉稳、博大。
因为见面,我坚定的认为,席老师是我所有老师中最亲切可人、最平易近人的老师。对于我来说,是最能让我放松的老师。这对于一个有着二十多年怯师症的重病患者来说,多么难能可贵!而这又反衬席老师多么强大的亲和力。可这种美好的感觉太短暂。当研究生科穆老师通知我的导师是席老师时,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快乐,我想这将是我继续在洛阳生活的美好开始。第一次对一个长者更是师者有这么轻松的感觉,也许你无法体会。问题不在于此。当我再次到她办公室,正式以弟子身份拜访她时,我才知道我是烂泥抹不上墙,老毛病又犯了。好像有一个声音一直在脑中盘旋:她是你的导师了,你要好好表现。
好不容易建立的放松感觉顷刻化为乌有,我当然不甘心。每次在走进她办公室前都要深呼吸并暗示自己:第一次见不是很放松吗,不要紧张。可是,传说中的心理暗示到此时颓然崩塌。于是,以后每次见她都是紧张的。这种紧张确切地说,叫敬畏。亲切让位于敬畏,痛并快乐着啊。
在以后的相处中,慢慢的,由陌生变成熟悉。我也不再放松,甚至都有一种想撒娇的冲动了。
席老师除了研究生导师外还是是洛阳市政协委员,工作很忙。在她办公室更多的是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处理各种文件,老师、学生请她签字或者讨论工作问题。有次,我犯错误,向她检讨,她很生气地斥责我。后来,我提起此事说,老师你好凶哦,别气坏了!席老师狡黠一笑,要真跟我生气还气得过来啊。就在这一刹那,我感到被宠爱的甜蜜。她对学生严格要求,对我可是和颜悦色的。当然除了我犯错时候啦。席老师治学严谨,对我要求也极严格。在我写开题报告时,席老师就极为认真给予修改,仔细到段落划分甚至逗号、句号都要斟酌,因为我,那天她忙碌工作到凌晨4点钟。这给了我深刻的印象,让我明白做学问不能有任何马虎,任何一个细节都要认真做好。从本科学习到研究生学习,是从基础学习上升到学术研究的过程,这个转化阶段,我一时找不到转化的思路。席老师给予基础扎实的表扬之上,提出学术论文要做得像样子,和回答问题不一样。席老师耐心指导,找来一篇一篇的模范论文,结构是什么样子的,要注意前后逻辑,结构合理而严密。我慢慢领悟并开始学习写论文,渐渐抓住了学术的尾巴,并且和学术走得愈来愈亲密。没有席老师一针见血的发现问题和醍醐灌顶的指导,我还是徘徊在学术门口的傻小子。虽然现在没有大的学术造诣,但至少在进步。
不但在学习上,席老师在生活中也给我很大帮助和鼓励。常于嘘寒问暖,问我生活还如意否,并且鼓励我更要上进,让我积极面对,困难只是暂时的。最难忘的是去年秋末,那个深秋的场景并未随着时间溜走而褪色,相反,每次回望起来,仿佛又让它清晰了一层。回忆的心情像照片的图层一样,愈加生动。早上去医院上班,于电梯中门口偶遇席老师,当时她正匆匆去门诊,手里握着一个额镜。我的一声老师余音未落,席老师就急着问:穿这么少不冷吗?我急忙答道不冷。回转身,我已潸然泪下。早上出宿舍走得匆忙,忘记添衣,只穿着短袖。席老师细致入微的关怀,渡过了那个寒冷的季节。席老师的关心和鼓励给了我生活的斗志,我唯有努力学习以回报。皇天不负有心人,第二年度奖学金评定中,我凭着临床医学院研究生成绩排名第7的优势拿下了一等奖学金和优秀研究生。也许是席老师看出我有时不太自信,便常常鼓励我,提醒我其实是个优秀的学生,努力、争气、懂事。尤其当她把我介绍给同事时,以一种谦虚务实的语气说,这是我的弟子,他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我很感动,也看到了她掩饰不住的骄傲。也总是想起那年我考上大学时,我的父亲明明为我而自豪,却对朋友很谦虚的轻描淡写说起我。我也一直在努力,但总觉得心中有一丝愧疚。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份感念如父爱绵延。
春节结束返校,我都会带些家乡的土特产。新鲜的东西,想让她尝尝鲜。可每次,席老师总会不厌其烦地说,带什么东西啊。我知道,她明白我的孝心,而语气里隐含着责怪又不能很发作。我只是给了家乡的土特产,真是很土的特产。可放假回家,她却给我东西。记得去年春节之前去和她告别,她从柜子里拿出一盒茶叶,说拿给你爸爸喝。我一看是庐山云雾,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她是从柜子最里面拿出的,知道这应该是她最喜欢的茶,不然不会藏这么深的啦。可是她却让我拿着她的宝贝回家。后来,回宿舍,室友调侃我,都是学生给老师送礼,看你这个学生,老从老师那里拿东西。是啊,每次过节,都是吾师“接待”我。中秋节,从她办公室又搜刮了上好的滕王阁月饼,激动得我放了一个星期才吃。而且节日当天请我们在饭店吃饭,给了我们家的温暖。餐中,不时提醒我多吃点,说学校伙食不够滋润要多吃点。吾师细心的关照驱散了心头思家的孤独,独在异乡为异客,有时候也给你感悟生活的机会。因工作性质,席老师同事很多,办公室电脑桌不时有喜糖。每次去,我的眼镜直盯着它。糖块,尤其是喜糖、巧克力是我的最爱。尽管牙齿已经被腐蚀掉半个,可是总是按捺不住心灵的激动,口水情不自禁地造访。席老师说我不喜欢吃,拿去吃。呵呵正中我意。后来吧,习惯了,我开始变得自觉,也不再虚伪的一动不动,看到喜糖巧克力就往嘴里塞。
席老师在学术上适时的指导我,一眼发现我做学问的弱点,使我茅塞顿开;生活上及时给我帮助,让我感觉母爱般的温暖。可以说席老师的教导方法完全适合我,最重要的是她让我越来越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这对于一个曾经自卑的孩子来说,真真切切是人生的转折。她是个好导师,是最好的导师。
教师节,和师弟欣欣给她送了一束花。明明订好,百合、康乃馨、玫瑰三种组合的,可是最后竟然只有康乃馨。我生气地和店家理论,怎么能不负责任呢,明明讲好的嘛!我抱着一束康乃馨去她办公室,百合的馨香扑面而来。好多花啊!席老师接过康乃馨,灿烂的微笑着。不出所料,又埋怨了我们一句买花多余。其实我们知道她是很高兴的呵呵。可是我高兴之余很愧疚。师弟也皱眉嘀咕,没有百合和玫瑰真烦人哦。席老师收到几束花我没有数,我们的花是最单调的,在众多花束中黯然失色。我一直认为只有很美好的老师才有资格才配收到鲜花,席老师是个美好的人。因为出生在农村乡野,小时候常在田地玩耍,一望无际的麦田和路边五颜六色的野花陪伴了我的童年,鲜花情节愈加浓重。即使我的心情糟糕到极点,只要有鲜花,心情能马上明朗起来。席老师,鲜花,童年,没有关系吗?因为美好,所以相聚!
都说今生师徒缘分是上辈子修来的,很荣幸做席老师的弟子。她不仅是我的学术导师,更是我的人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