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师生风采- 导师风采

导师风采

小缘结大缘 天香淡无声

2020年11月30日 21:12  点击:[]

导师简介:

姓名:林晓民

性别:男

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

专业:植物病理学

196111月生。19827月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获学士学位;19849月~19876月和20019月~20046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攻读植物病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生,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振岐教授,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获植物病理学创新奖。1996年被评定为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997年晋升教授职称。现为河南科技大学教授,林学院党委书记,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河南省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植物病理学与真菌学方面的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0部,其中Ectomycorrhizal Fungi in China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中国大型真菌的多样性》为"十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9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

作者简介:

姓名:刘雪停

性别:女

学历:研究生

专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20146月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现为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研一在读。师从林学院党委书记林晓民教授。

太阳无声,却让世界充满阳光。小缘无声,却触动了求知的心扉。大缘无声,却点亮了逐梦彼岸。国色天香,缘聚了扬帆学海。人生坎坷实数不易,坚持与用心赢得鲜活一面。珍惜小缘!释怀大缘!让生活充满着满满的勤奋与思维。

——题记

珍惜时间,随香逐梦。

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了洛阳一家牡丹园工作,机缘巧合!被单位选派到河南农业大学跟随王政博士学习牡丹组培技术,刚进实验室时的我顿生感慨!不一样的学习平台,不一样的学习氛围,这才是培厚人生幸福指数的拐点。起初帮师兄师姐们打个下手,潜移默化地学到一些科研知识,一边翻阅书籍查看文献,一边了解组培技术操作流程,从一个门外汉到系统的学习。熟练地掌握了牡丹的组培技术。在实验室和师兄师姐们渐渐熟悉起来,随和的谈心,微妙的沟通,唤醒我沉睡已久的梦想,读研的渴望在我心中萌动开花。像师兄师姐们一样拥有自己的实验室,自己的研究课题,用积极的态度、积极的方案、和积极的行动,完成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农大归来后,已经是当年的十月份了,我从最薄弱的英语开始学起。白天做牡丹组培实验,晚上抽空复习资料,以实际行动扬帆逐浪。想起在农大的点点滴滴,想起自己对重返校园的憧憬,牡丹!你国色天香、舍命不舍花的品质让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农大学习这个小缘为契机,最终实现了读研目标。

知遇之恩,随香结缘

离开学校两年的我!没想到国色天香的牡丹为我再次扬帆起航。无巧不成书!我的导师在工作之余也从事牡丹文化研究,还著有《中国牡丹文化》。这就是缘分!从农大学习这个小缘,到结识我的导师这个大缘。一路走来!真真切切与牡丹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直以来,胆小自卑的我,让勇敢屏蔽了焦虑,带着心领神会的憧憬漫步,开始了我的研究生学习生涯,来到学校第一感觉就是学习真的是人生使然啊!畏手畏脚的我,只有在导师的领航下,才能扬帆起航走向属于自己的人生航道。开学第一时间,我见到了我的导师,他的平易近人和渊博的知识。无疑给我的人生带来了炙热的光亮,指引着我逐梦学海的航线。我的导师是做真菌研究的,在学术上造诣深厚,对我们林学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他创建的院训“读书身健;种树花开;知山知水;树木树人”更是影响着一届又一届学子。广大师生有目共睹,令无数学院争相模仿却从未超越。一句雪停来了,快坐!一杯开水好似四月的牡丹洛阳红温暖而朴实!抚心自问:自己何德何能!有了导师的温馨瞬间,也便有了稳定学业的压舱石。我和导师聊了聊自己的基本情况,讲述了曾经所学专业不够优秀和不足之处,导师却这样说:你本来就很优秀啊!一句话一生情。导师亲自给我查找资料,打印科研文献,精心给我准备好笔记本,这些温暖举动,令我不胜感激。并和我讲述了他自己在工作之余对牡丹的爱好及关于牡丹文化的知识。信心来自引导,我争做一名不负师望的研究生。

国色天香,逐梦学海

有了导师的鼓励,我更加勇敢前行,以饱满劲头积极参与到科大林学院这个大家庭里来,在实验和上课之余利用一切时间查资料看文献,弥补专业知识的欠缺,然而一切就像是安排好了似的,在导师思考我的研究课题时,考虑到之前我就有牡丹方面的知识,决定让我做牡丹方面的课题。老师的育人理念为我的学术之路增添强大的力量。而我也将和牡丹这个不解之缘进行到底。从室友的交谈中得知,有一门树木文化课程,而授课老师就是我的导师,我虽然没有选修这门课程但每周去聆听导师的教育教学,感受他在课堂上的风采。巧了,牡丹是木本又被誉为国花,它的品质和花的雍容华贵,作为树木它被我的导师选作树木文化讲解的重点,通过导师的讲解再一次对牡丹有了新的认识,而他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热情饱满,对学生传授知识时的认真严谨,和对牡丹的喜爱之情更是溢于言表,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不一样精彩的他。他的学术造诣,教育理念,完全是我们所不可企及的远方。感触最深的是,在一次室外课上,由于学生众多,相比室内比较嘈杂,老师却丝毫不受影响仍以他孜孜不倦的教学态度,认真严谨传授我们知识,更是在看到一株名为胡红的牡丹时,在人群中呼唤我的名字,对大家说:我的学生雪停应该认识,简短的一个名字一句话,我得到的更多的是,老师对我的肯定和认同,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捍卫老师的这份肯定。更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黑发积霜织日月,授业恩情叠又叠,粉笔无言写春秋,园丁风貌心中留,愿把红烛比作您,化为一片赤诚心。我想这就是对您最好的诠释吧!而我也将在您的教育、鼓励、引导、和影响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携牡丹之缘,知遇之恩,扬帆起航,逐梦学海。


上一条: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下一条:我的人生导师席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