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师生风采- 导师风采

导师风采

2020年11月30日 21:10  点击:[]

导师简介:

陈迪新,男,19755月生。200508月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果树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8年晋升副教授,现为河南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园艺产品采后生理、贮藏保鲜及园艺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等的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等10余项,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其他奖项6项。在《Scientia Horticulturae》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有《无公害梨生产技术》等著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在梨自交不亲和性及园艺产品贮藏保鲜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作者简介:

董海清,女,中共党员,19951月生。20186月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园艺专业,现就读于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研1826班。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悄然间,研一已余额不足了。这一年,我遇到了许许多多要感谢的人,但他,一句谢谢是不足以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的。

优秀的他

他,个头不高,也不胖,特别慈祥,说话也特别温柔。也许说到慈祥,大家可能觉得他年纪很大,但,事实上,一点也不,他正值不惑之年,是林学院园艺专业一位学识渊博的副教授。他200508月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果树学专业,长期从事园艺产品采后生理、贮藏保鲜及园艺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等的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在梨自交不亲和性及园艺产品贮藏保鲜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就。这就是他,优秀的他。

难忘的他

记得第一次见他是15年的上半年,也就是我大一的第二个学期。曾记得,那时的我,刚踏进大学的校门不到一年,什么都比较懵懵懂懂,但却很积极的找我的辅导员,想要让辅导员帮我介绍一个老师,这样就可以提前跟着老师学习很多实验方面的知识,一切就是那么的‘巧合’,他刚回国不久,正好需要两名本科生跟着他做实验,故,我就很有幸的见到了他。我清楚地记得,我去周山2号楼找的他,他说话那么的温柔,那么的慈祥,我至今难忘。跟他聊完之后,只有一个想法,他好厉害,我一定要跟着他好好学习。他告诉我做生理方面的实验化学一定要好,而且,英语也要好,我们要试着看外文文献,一定要学好英语。我至今都还记得这些话,并努力学习英语。这就是他,难忘的他。

勤奋的他

一转眼,大四到了,到了集体选导师的时候了,我毫不犹豫的跟他说,我还想跟着他,结果可想而知,我的毕业设计也是跟着他做的。他带了6个毕业生,却不曾忽略任何一个,总是那么负责的带领我们做毕业设计。记得,去年3-6月,几乎每天都能在实验室看到他的身影,我们在做实验,他就忙他的事情,但会经常地问我们一句话“实验遇到什么困难没?”原来,他是为了我们实验过程中出现困难的时候能第一时间让他知道并帮助我们解决困难。白天来的早,晚上走的晚。这就是他,勤奋的他。

认真的他

快要接近预答辩了,他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要上心,他让我们把我们的论文发给他,然后他就很认真的看,担心我们看不懂批注,或者不能很好的理解他的意思,他总会把我们叫到实验室或者办公室,当面给我们批改,并标出我们需要改的地方。6个人,每个人都很认真的批改。有时候能连着坐好几个小时,但他从未说过累,每一篇都是一句一句的看,一句一句的改。讲解完之后,我们就会回去自己更改,改完之后,他会让我们重新发给他,然后又一遍的给我们批改,倘若有问题的话,他还会面对面的给我们指导。答辩完之后,又会针对评审老师们提出的问题继续给我们更改,就这样,一遍一遍的给我们检查论文,生怕我们在答辩的时候出现什么状况,怕我们不能顺利的毕业。深深地记得,曾有一次,由于时间的紧迫,他给一个同学批改论文,一直批改到夜晚12点半,批改完之后,他才开始回去。他对待我们,总是那么的认真,对待科研,总是那么的严谨。这就是他,认真的他。

亲切的他

马上就要毕业了,一天,他在群里发了这么一条消息:最近大家都什么时候有空,请大家吃个饭。随后,我们就选定了一个晚上,一块出去吃了个饭。在饭桌上,他担心我们因为害羞不好意思吃,他总会不停的跟我们说,好好吃啊,都是认识的人,不要觉得害羞而不吃啊,想吃啥,我们还可以再点。因为都是学生,他就没要酒,要了好些饮料。但男同学执着要喝酒,于是就点了一点啤酒。那一晚,我记得我跟同学们喝了点酒,也敬了他一杯,发自内心的感谢他的帮助与关心。在饭桌上,聊到了毕业之后的打算,他对每个人的建议和祝福都是那么的真挚,一点不像师生之间,倒像是平常与老父亲之间的谈话。我记得他问我以后有什么想法,我说,我想在咱学校好好读个研究生,然后毕业了想去果园里面当技术员。他就说,挺好的,他也可以带我去果园转转,看看。那一刻,我觉得他更像一个知心的朋友。每次跟他在一起,他从没有让自己高高在上,总是那么亲切,那么随和,像朋友,更像家人。这就是他,亲切的他。

无私的他

四年大学时光就这样过去了,我已从一个大学生变成了研究生。研究生不像高中生,本科生那样老师教许多的同学,而研究生导师,带的学生很少,而且,我们与导师的交流与相处时间也会变得非常多,因此,同学们都在很认真的选择导师,这个时候,我是比较轻松的,因为当我确定在本校就读研究生的那一刻,我内心就已经选好我的研究生导师了,没错,就是他。但,选导师是双向选择,我也曾惶恐过万一他已经有人选了怎么办,万一他不带专业硕士怎么办。带着不安,我给他发了微信,我说,老师,您今年带专硕吗?我想跟着您,做您的研究生。没一会,他回复我了,说带,让我跟负责选导师的老师说一声,他也跟人家说一声,我终于安心了,也很开心。我想也许,这就是缘分吧。做他研究生的这半年,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他总是想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与我们,平常看到好的文章都会发给我,让我也好好学习,他一直都很鼓励我们多看外文文献,还会教我们如何查文献,也会把网站发给我们,总之,他总是时时刻刻的为我们着想。这就是他,无私的他。

也许,你们会感到好奇,他是谁呢?也许,你们会觉得这篇文章枯燥无味。他,就是我的导师,林学院园艺专业陈迪新老师。至于这篇文章,我不想用华丽的语言,我只想用最简单的话语来记录我们之间的点点滴滴,来表达我对他的感激之情。很幸运,我可以遇见他;很幸运,我可以做他的学生;很幸运,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


上一条:我的人生导师席恺 下一条:我的人生导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