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师生风采- 导师风采

导师风采

Beacon

2020年11月30日 21:06  点击:[]

导师简介:

李军波,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省青年骨干教师、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智能高分子的纳米药物输送体系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两项。主持河南省教学研究项目一项和河南科技大学重点教研项目一项,已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申请发明专利五项并出版专著一部。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获得河南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论文各一项。

作者简介:

周碧钰,河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生,本校在读研究生。曾任校学生会干事,现心理委员及研究生会干事。

在起笔之初,我毫无头绪。尽管很想把这个“黑锅”推给“理工科”,但想想还是没能舍得,毕竟,理工科文笔好的又不是一个两个。但碍于自己流水账一样的行文,最终还是为了获得一点灵感而求助了百度。在仔仔细细的敲下“我与我的导师”这六个字后,各种范文都映入了我的眼。还没来得及广纳贤言,一篇将导师比作猛虎的文章吸引了我,我震惊于作者的文采,以及将学术比作一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创造力,并想要借鉴这一比喻。但待我看完后,我想了想,还是不一样的。比起猛虎我觉得我的导师更像是——BeaconBeacon是一个很有趣的词,它作为名词的意思由60%的烽火与灯塔,30%的警示和10%的指路明灯、信标组成。但在我看来这都是一个意思——给予迷途之人以指引,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方向。

早在我还未踏上求学的道路时就已然漂浮在人生的海洋上,那时的人生给我一种乘坐一艘轮船感觉,我们的家人亲戚朋友都是这一艘巨轮的乘客,随着时间的推移,巨轮在不断地前行,时不时的,我们会靠岸迎接新的成员,时不时的我们会靠岸看着他们离去,而我们始终不断的前行着,在此期间得到或失去。在这船上的每一个人都明白,一如我们迎来一个个新的成员,终有一天我们的亲人会一个一个离去,唯一的问题只是时间的早晚。

我一直都明白,可我还傻乎乎的相信着永远,即使眼见着爷爷,伯伯靠岸下船,而我们渐行渐远。但当我最爱的那一个动身下船时,我终于明白,从没有永远。我看着他起身,看着他下船,看着他用背影告诉我:“不必追。”我理解,可我不能接受,我觉得我再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痛不欲生、郁郁寡欢,仿佛眼中的世界都暗淡了一个色调。我从他下船开始追出去,一个人坐着小艇漂浮在人生的海上。我努力的划着,向着上次巨轮靠岸的方向,可我终究还是找不到。我夜以继日的流泪,泪水几乎将小艇淹掉。我觉得自己没有方向,没有依靠,只是无力的活着,漫无目的的漂浮着。我以为自己会就这样失去希望然后在人生的海洋里漂浮一辈子,直到有一天,我看见了一束光。

那并不是只照向我的光,但他温暖而稳定,而且我听见光里有一个声音:“有什么事都可以谈一谈。”这句话没什么特别的,可是黑暗里面的一点点光,能胜过白日里的太阳。有人说:“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奈何我见过光明。”我想我此前的境遇大抵如此,一直沐浴阳光的我对突如其来的失去不知所措痛苦不已。而今这浓重的黑暗终于出现转机,在这无边的人生的大海上漂泊的我还是想要找到希望,找到方向,找到支持自己的东西的。渴望改变的心驱使我再次荡起船桨,向着那束光的方向前进。

依着丁达尔效应传递到我这里的光芒中有着许多我不明白的东西,也许是知识的精灵?也许是海风带起的人生经验的雾气。但是在与光的交流中我明白了许多道理,知识可以成为小艇外挂的武装,实验可以成为它有力的螺旋桨,文献中前人的智慧会成为指引我去往心之所向的罗盘。我越向着光芒前进,就收获越多,而这也更加激励我向他驶去。

终于,我到了。光的根源是一座灯塔,一如我所说他并不只为我带来方向,他是温和而博爱的,指引着每一艘小船、每一个船队在这广阔的海洋中辨别方向。可我还是不同的,我需要更靠近一点,我想在找到支撑自己的事物之前有一个地方可以停靠,有一束光芒能带来安慰。

于是我继续向着灯塔前进,参加了巡航的选拔,成为了一艘隶属灯塔的小艇,而我为此开心又自豪。在此期间,灯塔和我前辈的巡逻艇一直引导着我,他们教我寻觅合适的罗盘,给我装上合金的扇叶,敦促我为自己披上铁甲,带我去周边的海域巡航,引导我与知识的精灵相交,不止一次的在“三人成虎”的“声浪”中保护我,待我茁壮。我并不是那么优秀,畏惧、胆怯、恐慌、焦虑、自责、负罪负面的情感化作狂风暴雨向我袭来。我瑟缩着,躲在巡逻艇的身后,她护着我,送我去灯塔身边。灯塔看着我,他明白我在害怕什么,此时海上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他对我说:“来吧,孩子,我给你讲个故事。”

时至今日,故事的细节我已记不清楚,可我记得自己船舱中满溢的泪水,和灯塔温和的光。那光芒教导我要让自己变得强大,与其为过去伤感,不如做好眼前的事。把一点小事作为切入点,然后突破它,以此为转机,终有一日能够改变当下难以忍受的一切。当我再次从灯塔的港湾中驶向大海时,也许心中依旧斑驳,可是却有一团希望的火苗在燃烧。

此后我找到了那艘巨轮,为自己任性的离去和幼稚的自我放逐向家人道歉。我向她们保证会经常回来,之后还是回去了灯塔旁边,我还有两年作为巡逻艇服役的日子,这两年里,我一定会好好磨砺自己武装自己,为了有朝一日回到巨轮那里。从那时起,我将不再是一艘无助的小艇,我会作为一艘护卫舰,载着希望和活力,守卫着心的归处,一直向前。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一文,流传千古,未经教化者自不必再提,而当下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决定了我们必然都拜读过它。文中之“惑”不只为“学识之惑”,亦为“人生之惑”“方向之惑”。且古有一言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我以为可以改作:“为人师者传道,其上授业,最上解惑。”传道之时,暨是求学之始;授业之中,给予入门之匙;解惑之人,是为人生之师。

吾师,上师,人生之师也。


上一条:亦师亦友师生情 下一条:我和我的导师建方方教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