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师生风采- 导师风采

导师风采

亦师亦友

2018年07月03日 09:19  点击:[]

导师简介王志远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制冷学会高级会员,河南省制冷学会理事,制冷空调研究所所,2012年聘任为教授。主要从事制冷空调系统及设备应用与节能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EI收录10篇,著名期刊4篇,获得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4篇;出版专著及教材6部,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著作获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研制的板带式速冻机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9项。

作者简介雷庆玄2016年9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任车辆学院院研会干事。荣获2017年河南科技大学科学素质知识竞赛优秀奖。联系电话:18625004078。

亦师亦友

其实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大抵都始于一句“导师好”,终于一句“导师再见”。而对于我的指导老师王老师,这个从来都嫌弃我们鞠躬矫情的老师,到了最后的最后,我只能用这样的方式跟您补一句“导师您好,谢谢导师”。

我很喜欢我的指导老师王老师,第一眼就很喜欢,从她给我们上的本科生第一堂专业课就很喜欢她。

那天天气不算很好,窗外是昏惨惨的白,大片大片,却没有阳光,有浸入骨子的凉意,我们的专业课王老师却在这样的天气里顶着一头的汗珠进了教室,她步履匆忙却不忙乱,离上课大约还有五分钟左右,她到的并不算迟,却开口解释上一堂课结束后有同学问问题,所以到的有些迟。想来这也算是老师给我上的第一堂专业课了:不管地位高低,守时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尊重。说话间,她已经放下公文包、打开投影仪,准备开始讲课,我的第一堂专业课制冷原理及其应用就这样开始了,然而王老师并没有讲任何知识点,她讲了制冷技术的发展史,讲卡诺、讲波尔金斯,她说这些的时候,微微扬着头,手指在空气里画出短而有力的弧线,眼里像是能放出光来,我坐在那儿,突然感觉能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儿。

这种只凭眼缘近乎盲目的崇拜在后来她的授课里演变成了实打实的钦佩。

王老师上课该是天马行空又严谨得近乎可怕的风格。带着内心些许的崇拜,我在第二节专业课课前预习了两节的内容,我近乎是得意洋洋地坐在教室里等着在专业课的天空翱翔。然而,差点让我把舌头都吞下去的是,王老师第二节课的第一句话是,第一章太简单,我们就不讲了,以后有用到的知识点我再给你们串。于是乎,本以为可以在专业课山河上指点江山叱咤风云的我只能老老实实地在逆卡诺循环里上下求索。而在后来的日子里,王老师更是将她这种“恃才傲物”发挥得淋漓尽致,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书上该讲的东西我都会讲,但是我用什么方式讲,就是我的问题了。是的,她上课毫无规律可言,章节之间视关联程度随机串讲,从来没有书上的原例题,又风趣又潇洒,上课的时候虽然经常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可当真的弄懂课堂上的内容时,这感觉就像又忍不住仿一回鲁智深“这酒洒家再吃一碗”的酣畅淋漓。后来纵观王老师讲专业课,如观大家泼墨挥毫,笔笔皆是经纬,而细细观之,工笔勾勒,精细处亦不让人半分。她讲每一个定理,都会在黑板上给出详细的推理过程,书上有的推理方法、书上没有的,她一向不主张我们记数学公式,在她眼里,所有的公式定理都应该源于推理。第二章结束后她收了一次专业课作业,说来也真是惭愧,那次的作业我做得并不好,而王老师啊,要改那么多份专业课作业的王老师啊,她圈点出每一题里我做的不好的地方,旁边还注出更好的做法。严谨如她,竟是连一个专业符号的错误都没有放过。

因为这些,我敬王老师是老师,而同时,她的所作所为更是让我忍不住尊她为长。

王老师如果是师,那定是因为她的授课;可王老师是友,定是因为她当我们是照顾疼爱的晚辈同时又愿意像朋友一样跟我们交流。学生大学生课堂上最尴尬的手机问题也不可避免横亘在我们师生关系间,她在第二堂课上就明确表示过希望我们能在课上关机,然而我们并未见得多放在心上,班级聊天群里依然是满屏的斗图痕迹,直到有一次课间,专业课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她用往届学生的照片制作的表情包,其生动活泼形象难以概述。王老师说做一件事儿就要做到最好,这件事儿不局限于学习,玩也要玩到最好。果然在王老师这样的大佛面前,聊天群里各类表情包小妖也确实消停了不少。她会跟我们聊网络,聊低头族,感叹于网络醉人力量的可怕,聊她以前带过的一个差点在网络游戏丢了自己的一个学生,她把那个学生从网吧里带出来两次,帮她收拾好自己、打点好自己现在的生活也只说了一句:第三次我不会再带你出来了。她是那样尊重我们,像成年朋友之间的帮扶。

我忘了本科生最后一节专业课王老师到底讲了些什么,只记得空气里到底还是有一些微微的酸,隐隐约约间我仿佛听见她嘱咐我们在外要好好工作,隐隐约约间听见她说我们永远都会是她的学生,隐隐约约间下课铃声响起我们像以往一样窸窸窣窣地离开教室,隐隐约约间我们就结束了她的最后一节专业课,仿佛什么都没有改变。还记得王老师对我毕业设计的指导,从设计方案的确定到设计的计算过程,以及后期实验的指导,都给予我很大的帮助,没有王老师的悉心帮助,毕业设计不会按计划进行,实验也不会顺利完成。王老师严谨的科研态度和渊博的专业知识让我受益匪浅,这对我以后的学习与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帮助,因此最终,也使我走向了保研这条路。

毕业已快一年,前天我无意点开我们的专业课学习交流群,发现王老师还在给学弟学妹上传每一课的课后习题详解,许许多多的学生在群里回复“谢谢老师”,王老师还是像以前一样不爱学生这样矫情,她说“你们永远都是我的学生,至少我认为是,丢不开”,我突然感觉前所未有的温暖,点滴善意,弥足珍贵,足以让暗里生光。


上一条:研途有您 感恩同行 下一条:我和我的导师——同门兄弟姐妹的良师益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