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师生风采- 导师风采

导师风采

研途有您 感恩同行

2018年07月03日 09:19  点击:[]

导师简介:古绍彬,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学会理事,河南省高校化学和生物学科发展联盟理事,市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微生物资源的挖掘与利用、食品配料与添加剂的生物制造等领域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6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地厅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Colloids Surf B Biointerfaces、生物工程学报等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SCI/EI 22篇)。

作者简介:田晶晶,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研1609班,学习委员,联系方式:15737927167

研途有您 感恩同行

六年前第一次见我的导师古绍彬老师,瘦瘦高高,神采奕奕,劲头满满,严肃而又认真,这是我对老师最初的印象。直至现在,古老师对科研的热情仍旧影响着我,在我犹豫不决时,在我不知所措时,在我实验遇到瓶颈时,古老师从来都是耐心教导,帮我分析原因,给我指明方向。

还记得本科的时候古老师给我们上专业课,他的课是所有课中要求最严的,零逃课,零走神,讲课的内容层层深入,节奏感很强,老师激情满满,在没有麦克风的情况下,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也能听到老师清晰明亮的声音,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丝毫没有走神的机会。课间的时候古老师也会给我们看一些励志短片或者给我们讲一些生物领域最新的研究,既消除了疲劳又增长了我们的见识。古老师给我们专业介绍的时候,是我第一次深入的了解生物工程,了解它的发展历程、发展前景,古老师对科研的热情影响我至今,让我放弃本科毕业工作的想法,坚定的选择了继续读研。

我一直很荣幸自己能够进入古老师的课题组,实验室管理的井井有条,感觉师兄师姐们都是学识渊博,说起来头头是道的厉害角色。从大四下学期我便提前进入了古老师的课题,我做师姐课题的下一部分,古老师给我设定了一个大的方向,也给我推荐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在我了解课题方向后与我探讨这个课题应该怎么做,会有怎样的预期结果,以及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古老师总是会让我们在查阅大量文献后自己设定实验方法,并询问我们如此安排的意图,给出他的建议,让我们清楚自己做的每一步实验想要获得怎样的结果。这不仅锻炼了我们对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教会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如何发散思维,不钻死角。我们会定期开组会,跟古老师汇报上阶段的实验进展和下阶段的试验计划;研一研二期间,每次给古老师汇报时,他都会认真仔细的了解我做的实验,详细的做笔记,和我一起分析实验结果,找出失败原因,安排接下来的实验。每次组会古老师还会要求每位学生讲解至少一篇经典文献,跟大家平等的交流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也会就文献内容展开探讨我们在做实验及写文章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应该保持的态度。每次汇报结束后,我都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总觉得他比我更了解我自己的课题,也会在探讨别的同学课题的同时学到自己课题以外的东西,开阔了思维。定期的试验汇报也促进了我们师生之间的了解,亦师亦友,相处融洽。

古老师是一个非常负责,做事雷厉风行,十分注重效率的导师!古老师总是以身作则,对我们要求严格,不允许我们有任何学术造假的行为,要求我们规划好试验时间,做到快且有效。古老师严谨且注重细节,无论是我们的汇报PPT还是我们实验结果的处理,均要求我们按照发表期刊的要求进行。无论是文章还是开题报告,他总会一张一张认真的给我们指出不足,从结构内容的安排到图形的绘制再到汇报时语言的组织甚至是一个代号一个标点符号都会一一的给我们指出不足和修改意见,严谨认真的程度让我们佩服。古老师还担任了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的行政职务,平时工作的忙碌丝毫不影响古老师对我们科研的督促和生活的关心。晚上八九点钟古老师也会来实验室监督指导做实验。我们也会在深夜十一二点看见古老师办公室还亮着灯,每每如此我们都深感惭愧,也因此更加有动力。

实验之外的课题组,更像是一个大家庭,古老师是我们的大家长;实验之余古老师也会鼓励我们多锻炼身体,在科研的同时也要保持一个好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从进课题组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让我深入的了解了课题组中的每一个成员,在古老师的带领下每个人身上都有不一样的闪光点值得我去学习,这也使我对古老师从畏惧到敬畏。

时光荏苒,在科大已经6年了,我认识古老师也6年了,早已把科大当成第二故乡的我也已经把古老师及课题组内的同学们当成了亲人。研究生期间教导我,帮助我,陪伴我的时间多过了家人,不是家人胜似家人。

总的来说,能够在本科及研究生期间遇到古老师这样一位工作及科研态度严谨认真,严格要求学生、关心学生、对科研始终保持满满的激情与热情的导师,我觉得我比其他师兄弟们都要幸运,我是课题组中接受古老师教导时间最长的一个,他培养了我自主学习的能力,严谨认真、吃苦耐劳的的科研精神,让我在积极投身科研的同时保持着一颗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不被困难所打倒。这都给了我继续前行的信心,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从懵懂少年成长至现在,一路上有过坎坷,有过迷茫,我很庆幸自己的选择,也很感谢古老师一直以来对我的教导,未来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也会在古老师的影响下更加努力,以期成为更好的自己。


上一条: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献给我最爱的张喆老师 下一条:亦师亦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