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张平,河南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导师。现任中国电子学会信息论分会委员,CCF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防护设备研发及密码学。出版学术专著有《物联网与云安全》,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发表论文10余篇,被EI检索收录文章5篇。曾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
作者简介:栗亚敏,河南科技大学数学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密码学。联系方式:18848967950。
研途漫漫,感谢有您
时间如同白驹过隙般飘然而逝,在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在河南科技大学度过了四年半的时光。在这四年半的时间里,我接触时间最长的老师,就是我的导师——张平老师。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翱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感谢他默默耕耘,不求回报,不求索取,只为了让我能学到更多知识。感谢他兢兢业业,不分昼夜,不顾风雨,只为了及时给我解惑答疑。我觉得,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幸福,不是过着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生活,也不是和爱人耳鬓厮磨,醉卧温柔乡,而是遇到一个知识渊博,品行高尚的老师。
初见
说起第一次见到张老师的情景,还要追溯到2015年。我本科也是在这个学校,当时是大三第一学期我们专业分方向,我选择了计软方向,在《计算机网络》课堂上,我第一次见到了张平老师。事实证明,张老师是我本科期间接触时间最长的老师。当时,我这个方向的课程基本上他全包了,从大三第一学期开始,每学期都有他的课,甚至一学期有两门课都是他上,所以几乎天天都上他的课。再加上他没有老师的架子,和同学们相处也很融洽,所以我们挺喜欢这位老师的。
幸遇
我是个比较腼腆的人,虽然这位老师很接地气,但是我跟他的交流依旧不多。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一个多学期,最终是被“考研”打破的。
大三第二学期《数据库实验》下课的时候,张老师走过来询问我们几个准备考哪些学校,问到我时,我弱弱地说了句,准备考本校,但是想学计算机。他当时很欢喜地让我报他的研究生。我有点受宠若惊,因为胆小懦弱的我觉得自己永远是不被注意的。想到张老师不仅和蔼可亲,而且学识渊博,如果能考上他的研究生也是极好的。于是,我就开始了备考。在备考期间,每次去上张老师的课,他总会趁下课时间走过来询问我的备考进度,让我不要有压力。和其他考研的同学相比,我感觉自己是十分幸运的,因为有未来导师的鼓励与支持,让一切不再是未知。
熟识
自从准备考张老师的研究生以后,我们的交流多了起来。对他的了解多了以后,我更加佩服张老师的学识与为人。
谷穗越饱满就越低垂,学识越渊博就越谦逊。我大四的毕业设计是他带的。当时,我在论文初稿里的致谢上是这样写的,“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张平老师。他学识渊博,学富五车;才智过人,才高八斗”。其实这是当时的我怀着很虔诚的心写下的。然而,在他看了初稿以后,他坚决要求去掉这句话。在我佩服他谦虚为人的同时,我更加佩服他的细心,一个致谢他都看的那么仔细。在我看来,他学识渊博,无所不知。上知数学,证明求解尽胸中;下晓密码,编程算法皆潇洒。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张老师带了本科生的SRTP,本科生写好的论文张老师会先拿给我修改,告诉我哪个地方需要怎么改,我改完以后发给他,他会很细心的再检查一遍。我觉得通过给本科生修改论文,我学会了很多,我明白了要怎么组织论文的结构,要怎么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做出创新,也知道了在翻译论文时要注意什么。在本科生的论文投稿收到回复以后,他也是第一时间将回复内容发给了我,让我认真阅读评审人员的建议。这种经历,对于一个还未发表过论文的我来说,是一种难得的收获。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研一的很多学位课都是张老师给我上的,我们用的书有的是外文书,我看书的时候,基本上就是翻译一遍知道它讲的大概是什么就完事的那种。但是,他不是,他总能在一个不经意间发现很多问题。在我眼中,一个公式就是一个公式,各种字母符号组合在一起。但是,他会通过一个公式想到很多。张老师时常教导我,看书的时候,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草草了事,这样才能学的更多。的确,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已经不能只局限于看懂书本上的知识,它更注重自己从书本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真正的“研究”。
陶行知先生曾说“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我觉得张老师在这方面做的是极好的。我的学位课有的是他亲自上,有的是其他老师上,但是,其他老师给我上学位课的时候,他也会去听。平时,学院有相关讲座的时候,也经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其他学院举办相关讲座时,他也是一马当先,总想多了解些东西。有一次让我印象很深刻,那次信工学院有个关于密码学的讲座,我本来是没有关注的,张老师前一天把通知发给我,让我去听一下。我第二天早上一副没睡醒的样子坐在座位上目光呆滞地听着讲座,突然发现坐在前面的张老师,原来他也来听讲座了。跟我不同的是,他坐在座位上边用手机拍幻灯片,边在下面打着笔记。看着他手忙脚乱的样子,我感觉自己无比羞愧的同时,也更加敬佩张老师。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张老师不仅在学习和为人上深深地影响着我,还在生活中默默地关心着我。我很幸运,研一刚开学不久就和我研三的师姐去珠海参加学术会议。张老师临时有事去不了,却又超级不放心我们两个女孩子去那么远的地方,走之前千叮咛万嘱咐的,像极了父母叮嘱要远行的孩子。或许是因为我年龄比较小的原因,张老师更加不放心我,叮嘱我师姐,要好好照顾我。这是后来我听我师姐说的,现在每每想起心里都觉得十分温暖。在别人看来这可能只是他的责任,但是在我们看来这是他对学生的关心。张老师也会经常提醒我们,去操场跑跑步锻炼锻炼身体。他曾笑称“什么都是浮云,身体最重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觉得跟他相处起来,与其说是师生,更像是朋友。
师之恩情说不尽,提笔已千言。张老师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科研精神,宽广博爱,无私奉献的人格魅力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着我。他是我在科研方面当之无愧的导师,是我在生活中和蔼可亲的朋友,亦是我人生道路上永远学习的榜样。
研途漫漫,良师同行,庆幸相遇,感谢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