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师生风采- 导师风采

导师风采

我和我的导师

2018年07月03日 09:19  点击:[]

导师简介:刘建学,现任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协会全国近红外光谱分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食品原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主要从事食品品质快速检测与安全控制、农产品高值化利用及质量检测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参加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奖4项,授权发明专利11项,出版著作教材7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EI 21篇)。

作者简介:代佳慧,河南鹤壁人,中共党员,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16级研究生。联系方式:15517993253。

我和我的导师


斯大林曾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承担的责任不仅仅只是将他们的知识传授给我们,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做人的原则。

俗话说得好,经师易遇,人师难求。在研究生阶段,导师就是我们的领路人,是我们的指路灯,能够在研究生期间拥有一位好的导师无疑是人生中的一大幸事。研究生学习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多思考、勤动脑,在这当中更是少不了导师的指导。我想,一位优秀的研究生导师,一定也如这最美人间四月天一样,给我们平台让我们绽放,包容我们成长,亦师亦友,让我们不惧寒暑,笑迎春天。

作为一名研究生,与自己的导师建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是我们立足于校园的基础,更是我们这些莘莘学子在求学之路上的一块奠基石。小学至高中期间,老师与学生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但是到了研究生阶段,我们与自己的导师基本上形成一对一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与导师更密切的交流和沟通,深化这一份难得而令人难忘的师生情分。师为舵,生为船,如此师生关系,使我们穷尽其生追寻的,在布满荆棘和坎坷横生的人生道路上,有一个人在我们迷茫困惑时给我们指明方向,在学业上给予我们帮助,是我们的缘分,把握这种缘分,就是把握住了我们自己的人生方向,为自己的心灵点上一盏明灯。良师易觅,师恩南还。古人云:“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那对于宏宏如泰山之势的师恩而言,应改为:“涌泉之恩,当以一生相报”,这份恩情,值得我们用一生的努力来回报。

由于是跨学院考研,所以第一次了解到刘老师是在我们学校的网站上,那时候,只觉得这位老师参与过多项国家级的课题研究,在很多期刊上都有学术著作发表,是一位学术精湛的老师。然后,初次见到刘老师是在研究生复试之后,当时非常紧张,但是刘老师温和的笑容和和蔼可亲的态度让我渐渐放松了下来。就这样开始了我的研究生生涯。在开学之初,由于专业与之前的有所不同,一开始的学习对我来说有些吃力,面对其他同学得心应手的状态,自己心里免不了会有些着急,但是在后来一次与刘老师的交谈中,他的真诚且意味深长的话语瞬间让我觉得自己充满了正能量,在学习方面也有了目标和方向。从那时起,刘老师在我心中的形象也逐渐开始清晰。

科研中的老师潜心治学、在学术方面精益求精。有时候我们在做实验或者学术方面有任何问题,只要去找刘老师,不管多忙,他都会放下手头的工作,耐心地听我们讲遇到的问题,并且还会从很多角度来问我们分析,替我们答疑解惑。记得有一次,我因为在使用仪器以及材料方面遇到了一些问题,查了很多文献之后还是不能确定方案是否可行,我就去了老师办公室。当时老师正在整理学院评估的材料,当得知我来的目的之后,刘老师放下手中的工作,自己沉思了一小会儿,便在仪器和材料的选择等方面给我我很多提示以及建议,使我茅塞顿开。类似这样的事情还要很多,他还会根据我们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专业特点,给我们课题组没个人都制定不同的课题和不同的研究方案,让我们能发挥出我们最大的价值。他就是我们在科研路上的一个方向标,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行。

生活中的刘老师为人和善、儒雅谦逊风趣幽默亦师亦友。刘老师虽然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龄,但是平时看起来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却像三十多岁的小伙子一样,这都得益于他平时酷爱体育运动。虽然工作十分繁忙,科研任务十分紧张,但是只要一有空,刘老师就喜欢去打乒乓球锻炼身体。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越来越忙碌,很多人都在锻炼身体这方面都有所忽略,导致身体健康情况越来越差。所以在不管是在平时与刘老师的交流过程中还是在开组会的时候,刘老师总是会提醒我们要在搞好科研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锻炼身体。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身体是科研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我们课题组的人都喜欢在傍晚的时候结伴去打打羽毛球,这样不但锻炼了身体,还有效地缓解了一整天的科研压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工作中的刘老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刘老师不但致力于自己的科研工作,同时他要负责学院学科建设、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与我们相比,刘老师实在是承受了太多太多的压了,但是我们却从来没有听到过刘老师一句抱怨以及不满的话,他的这种工作态度,让我受益终生,对我今后做事有很大的影响。

“严谨治学,身正为范”是我的导师的真实写照,遇到这样一位好导师,我觉得非常荣幸以及自豪。我们与自己导师的结合应该以“游于艺”为基础,以“志于道”为目的。在这个经济腾飞和商业崛起的时代,师生之间的这份关系容易被盖上“利益”的印章,使得我们对老师的这份恩情逐渐被腐蚀得无影无踪,我们应该摒弃这种世俗的认识,跟随自己内心,学会感恩。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永远是值得我们尊重和敬仰,他们想夜里点燃的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师者,以菩提睿智之才,洗涤一颗颗无知懵懂的心,为我们点亮智慧的光芒,如苍茫石缝中的柔情花海,带给每个人美的感受,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心灵之光。

师恩深似海,生情重如山,伟哉,师者!


上一条:师德如明灯,照亮我一生 下一条:研途漫漫,感谢有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