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师生风采- 榜样力量

榜样力量

榜样力量:访研究生国奖获得者——邢浩

2019年01月08日 15:29  点击:[]

说明:psb

个人简介:

邢浩,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16级研究生。发表论文4篇(SCI 2篇,国际会议2篇)。参加“第五届信息科学与控制工程国际会议”会议;参加“第十五届信息与自动化国际会议”学术交流。研究生期间,先后荣获“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等荣誉,参加导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项目1项。

读研期间的感悟:

很荣幸有机会能给学弟学妹们介绍一下自己的科研感悟和经验,希望本文可以对大家做科研,发文章提供帮助。

文献阅读是科研的基础和起点

首先我想强调阅读文献的重要性。大家平时看到某一领域的学术进展、最新发现,一定是已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文章,尤其是高水平SCI,作为学术交流的载体,可以代表你所在领域的最前沿方向。建议大家要广泛阅读与自己本学科息息相关的顶级期刊文章。特别是对于和自己导师、实验室研究方向类似或相同的文章,一定要烂熟于心。大量的文献阅读以及有针对性的思考,会开拓你的科研思路,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树立科研的整体观和大局观

可能有些同学认为做实验和发文章是两件不同的事情。与之相反,我认为做实验和发文章是一个整体,二者是一件事情。当你在做实验的时候,终点并不是把实验做完或数据统计完,而是文章的发表。所以在开始做实验或搜集资料之前,大家要想想这个研究最后大概有多少数据量,哪些杂志比较偏爱你所做的这个类型的文章,哪几个杂志是你投稿的备选杂志,然后再多看看备选杂志上相似领域的文章都是如何设计的,据此设计开展实验,直到文章发表,这项研究才算完成。

不以发文章为目的的做科研都是耍流氓

如前面所述,做科研工作是从文献阅读开始的,而研究也是以在某一级别上期刊发表作为终点的。所以,请大家一定要认识到发文章的重要性! 再有创新性的成果,再”石破天惊”的发现,如果不发表,那么除了你自己之外,就永远不会有人知道。做了研究却没发表文章与没做研究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学术论文的目的就是让世界各地的不同科学发现流通起来,形成knowledge。因此,如果你有一篇文章屡次被拒稿,弄得你垂头丧气,那么也请你一定不要放弃。不论如何,就算发到IF低的杂志上,也要发表。这样,你所做的工作才能被别人知道和认可,才有意义。

先保证毕业,再追求高大上

我相信各个学院的毕业要求也并不都是一样的,拿我们信息工程学院来说,我们院的学硕毕业要求是至少一篇核心以上的期刊论文,并且还是一作,对于我们学生来讲最重要的还是要先达到毕业条件,只要是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文章以后,然后再去追求那些比较好的杂志,好的杂志的审稿周期相对来说比较长,如果一味的去追求这些高大上的杂志,对于刚开始踏上科研道路的我们来说是一个比较难翻越的砍,所以还是要先保证毕业,再追求高大上。

文章写作

我的第一篇文章就是直接以英文进行写作,完稿后直接投SCI,后来觉得这种方法挺好。由于英文的表达、语句的使用、写作思维和中文有很大差异,建议大家写SCI时可以直接就用英文写,不要先写中文再翻译成英文,尽量避免英文不地道的情况发生。直接用英文写作,最开始会比较困难,但是写过两三篇之后会越来越熟练的。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但还是感觉言犹未尽。以上是本人对于科研工作的一些感悟,希望对大家有启发,同时希望大家结合自身和实验室情况,和导师多沟通,制定最适合自己的科研规划,走好自己的科研之路,谢谢!

上一条:榜样力量:访研究生国奖获得者——张亚杰 下一条:榜样力量:访研究生国奖获得者——马海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