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师生风采- 榜样力量

榜样力量

榜样力量:访研究生国奖获得者——马昊依

2019年01月09日 09:06  点击:[]

 

 

个人简介:  

马昊依,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16级研究生。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8篇(国外EI期刊2篇、国内EI期刊1篇,CPCI收录论文5篇)以及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参加“第十九届流体动力与机电控制国际会议”会议并作学术报告。研究生期间,获得国家级奖励2项(第十四届“华为杯”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国家硕士奖学金),获得河南科技大学学业一等奖学金2次,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河南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参加导师的横向课题2项《土压平衡盾构机液压系统开发设计》和《铣面机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开发设计》。成功签约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  

读研期间的感悟:  

研究生生涯  

依稀记得2012年9月5号我独自坐火车从辽阳经过22个小时来到洛阳,不曾想过一转眼就是6年有余,回忆起这段芳华,有过喜悦,有过悲伤,但给予我最多的是成长……  

回想起研究生期间给我帮助最多的就是我的导师—徐莉萍,在研究生期间,我收获了巨大的转变,感谢老师这三年来的悉心教导,在生活中,徐老师如同慈母一般,对我们的生活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记得每年冬至的时候,徐老师都会邀请我们去她家吃饺子,给我们做最拿手的红烧肉,让我这个外出求学的人,深深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在工作中,徐老师又是那么的严厉,她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苛求完美,还记得我之前做事总是不细心,经常出现一些细节错误,徐老师不止一次的教育我,经过她严厉的批评和悉心地教导,我逐渐改掉了许多坏毛病,此外,我还要感谢郑州科技学院的任德志老师,任老师博学多才,每当我科研方面感到迷茫的时候,任老师总会用他渊博的知识给我答疑解惑,使我走出迷茫,砥砺前行。 

记得研二期间我写的第一篇重要期刊论文,连续两次投稿都被退稿,一次次的被打击,期间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当时觉得自己努力了那么久,得到这样的结果,心里特别的沮丧,当时很想放弃,后来再导师的安慰和悉心指导下,我总结了前面的审稿意见,在此进行修改并翻译成英文改投国外EI期刊。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评国奖之前收到了录用通知,也如愿的获得了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从这以后我明白了,只要努力就还有希望,但你放弃了一定就没有希望,成功永远是给那些努力的人。  

研究生期间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转变,研究生期间的学习方式和本科期间差别很大,本科期间的主要学习任务是上课,而研究生期间的主要学习方式是写论文和做项目,两者最本质的一个区别就在于本科生大部分是跟着老师学习,而研究生期间,老师通常是作为领路人,更多学习的是靠自己钻研,需要具有很强的自制力。因此,我觉得对于研一的学生而言,如果想获得更大的成果,首先就是要尽快转变学习方式,适应研究生期间枯燥、高强度的工作。  

虽然说研究生期间学习压力比较大,但是我觉得科研并不是研究生生活的全部,学习之余我也经常参加一些科技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研二期间参加的“第十四届华为杯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并获得国家二等奖,并指导研一师弟参加“建行杯”互联网+比赛,此外,还协助参与了洛阳863创智广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论文APP”和“智慧垃圾分类APP”的研发和推广。  

研究生期间经过我的不懈努力,我收获了成长和自信,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穷的,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永远不要给自己设限,相信自己,你的潜力有些时候会超出你的想象。  

 


上一条:榜样力量:访研究生国奖获得者——苏涌翔 下一条:榜样力量:访研究生国奖获得者——荆献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