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师生风采- 导师风采

导师风采

ICU战场永不停息的女将

2020年11月30日 21:16  点击:[]

导师简介:

富奇志,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重症医学内科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担任河南卒中重症学会副主委,洛阳市重症医学会常委等。擅长各种危重症的救治,如休克、呼衰、MODS、重症感染等,对急性脑血管病溶栓及个体化治疗、重症脑炎、神经系统疾病并发症等更有其独特的经验。已发表论著30余篇,曾多次参与或主持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获洛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我院优秀专家等荣誉。

作者简介:

熊杰,临床医学院研1828班神经病学研究生。

光阴似箭,时光如梭,不知不觉间自己的研究生生涯已经度过了将近一年了,回首这一年间自己收获满满,成功从一名大学毕业本科生转变为一名河科大临床医学院研究生,收获到了自己一生的良师、益友——富老师(富奇志)及我的师兄、师姐们,从他们的身上让我看到许多闪光点,值得我一生去追求与学习。

第一次与富老师的插肩,还是在大学本科的课堂上,那时的我对自己的未来还很迷茫,短暂的一节课过后,她的谆谆教导令我获益匪浅,传道受业解惑精神令我景仰,对待学术的严谨态度也让我肃然起敬,从那一刻起,一颗渴望走向富老师怀抱的种子扎在了我的内心深处,我愿为之而不懈努力的去奋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自己一年精心的准备,我成功的考上了河科大临床医学院的研究生,在我得知这个消息后,我平静的内心再次澎湃起来,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可以继续深造了,更让我值得欢喜的是我离富老师的距离越来越近了,在填报意向导师的时候,我毅然决然的写下了“富奇志”这个名字,那一刻我激动不已。

在一次偶然间,我在河科大一附院官网上看到一篇有关于富老师的新闻采访报道,题目为:“富奇志,ICU战场永不停息的女将”,在满怀敬意的阅读后,从富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面对科室,她选择精心;面对信任,他选择坚持;面对工作,她无奈家庭;面对事业,她选择传承。最让我肃然起敬的是——“我希望2017年在我洗澡的时候、和我的孩子共处的时候、睡觉的时候,不看微信、不接电话。”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一个多么普通而又可实现的期盼,然而这却是富奇志主任被问到“2017年最想实现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时给出的答案。正如孙思邈《大医精诚》所述“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这股精神便是对专精医术的坚守、是治疗照顾每一位患者的缜密与精心、是面对突发和严峻问题时不顾一切的勇气、是当工作覆盖生活时的付出与奉献……

金秋十月,桂花飘香,我的研究生生涯开始了,无独有偶,在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上,富老师作为研究生导师代表进行讲话,我认真聆听着富老师的每一句教诲,这成为我研究生生涯课堂第一课。在富老师侃侃而谈的讲话里,我懂得了,作为一名医学研究生的荣誉与担当;我明白了,接下来的3年学习里,充满着艰难与挑战;我学到了,如何让自己的人生大放异彩,不留遗憾。虽然时间很短暂,在我看来,让我受益匪浅。

初来乍到的我,对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临床工作的不熟练;课题进展中,论文检索的不完整。富老师就像一名慈祥的母亲,在忙碌之余,对我进行工作和学习上的指导与关心。她多次向我询问是否适应了紧张而忙碌的临床工作,对专业知识是否有什么不理解或者难以理解的地方,课题论文检索中,是否有什么困难的地方等等,每次我的反馈,富老师都为我悉心指导,让我在医学的生涯中更好更快的成长。

富老师是一名重症医学科的医务工作者,每天都经历着频繁、高强度的工作。曾记得在进行一次学习汇报的过程中,1个小时不到,至少就被打来的电话打断了三四次,听富老师说这已经是常态了,她还讲到“最开始进入ICU时,晚上每15分钟接一个电话,有时正洗着澡,电话就打过来了。”面对着如此忙碌的工作,富老师没有任何的抱怨,反而视病人如亲人,24小时连续不断的监护病人。这种对生命的敬畏成为我临床工作学习的榜样。

在一次交流过程中,富老师和我讲到她印象深刻的是曾今收治的一位15岁的高二男孩儿——他在郑州某医院被诊断为隐球菌性脑膜炎,在就诊的20多天时间中,高颅压等症状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病情不断加重,孩子危在旦夕。同时,家人也在和死神赛跑,四处求医问诊,想为孩子再争取到一丝希望。但面对这样危重的病例,各大医院连连摇头。这是一个各大医院无奈拒绝的危重病例,但更是一个尚在年少、仍存希望的年轻生命,看着病床上奄奄一息的孩子,富老师带领的ICU病房怎么也没法拒绝,最后向孩子一家点了头,同意收治。在救治这段期间,富老师经历了孩子多方面并发症的起起伏伏,也听到了孩子家属“为什么这么久都治不好?这病就那么难治吗……”的不解和质问。但看着孩子爸爸妈妈的坚持和信任,她怎么也不能放弃,最终从死神手里把这个15岁的男孩拽了回来。这份经历深刻诠释了什么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也正是这份对于生命的尊重,才拯救了这个15岁的少年。

古有穆桂英挂帅出征保家卫国,今有富奇志永不停息征战ICU。向我尊敬的导师——富奇志,致敬!道一声:研途有你,感恩同行,您辛苦了!


上一条:我和我的导师高社干教授 下一条: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