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师生风采- 导师风采

导师风采

我和我的导师——张会灵教授

2025年09月04日 11:39  点击:[]

导师简介:

张会灵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河南科技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教授,是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河洛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曾获洛阳市青年科技奖等多项荣誉。长期从事园艺植物分子育种研究,重点聚焦马铃薯等植物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挖掘与调控机制解析。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拥有多项授权发明专利,在科研与教学方面均有突出贡献,是一位治学严谨、专业扎实、深受学生敬重的优秀导师。

作者简介:

聂凡彬,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园艺专业,研究生一年级学生。联系电话:13782727657;联系邮箱:1378188251@qq.com

在我踏入研究生阶段的那一刻起,我便知道,这将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成长的旅程。而在这段旅程中,最幸运的事情,莫过于遇到了我的导师——一位学识渊博、温和谦逊的园艺学教授。

我的导师长期专注于蔬菜学的研究,尤以马铃薯花青素表达调控为主要方向。在植物营养与分子生物学交叉的领域里,导师以其敏锐的科研洞察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引领着我们小组不断深入探索。在我参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围绕花青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进行了系列调控实验,应用了多种分子生物技术手段,诸如qRT-PCR、瞬时表达以及转基因验证等。在每一次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的背后,都是导师的悉心指导与严谨思考。

尽管科研之路常常伴随着失败与重复,但导师总能在关键时刻给予我坚定的鼓励。他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学者,而更像是一位智慧而亲切的引路人。在实验室里,他总是愿意与我们围坐探讨问题,不吝赐教,哪怕是最基础的原理也从不厌烦解释。他常说:“科研最重要的是追根溯源,就事论事,不能被主观臆断左右。”正是在这样的引导下,我学会了如何严谨求证,也学会了在科研中保持谦逊与敬畏。

导师不仅在专业上给予我极大的支持,在做人做事方面也以身作则。他为人友善,待人以诚,常常关心我们课题组成员的生活与情绪。在一次我因实验多次失败而情绪低落时,他主动与我谈话,告诉我:“失败是科研的常态,只有经历足够多的失败,才会离成功更进一步。”那一刻,我感受到的不只是师者的关怀,更是一位长者对年轻学子的理解与鼓励。

未来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将铭记在园艺科研这片沃土上与导师并肩耕耘的日子,那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下一条:我和我的导师——张彦斌教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