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师生风采- 导师风采

导师风采

我和我的导师侯文邦教授

2023年07月07日 14:07  点击:[]

导师简介

侯文邦,男,汉族,1966年10月出生,现任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现代农业研究所所长、洛阳市红薯产业协会会长、洛阳市政协委员。侯文邦依托河南科技大学“红薯脱毒快繁及其产业化应用研究”等科技成果,以“用产业链思维让种植户赚钱”的理念,实施多种技术措施引领红薯产业发展。制作教学视频50余期,推送红薯科普资讯500余篇,举办讲座、技术培训500余场次,受益薯农500万人次。为5个县级政府、15个乡级政府、80个行政村和50余个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提供技术支撑。近年来,先后为贫困地区提供80万亩脱毒薯苗,累计推广100万亩,实现淀粉型红薯亩增收1500元,鲜食型红薯亩增收2000元,带动5000多户贫困户增收6000万元,巩固脱贫解困1.3万人,累计经济效益17.5亿元。2018年被授予“洛阳市十佳基层农技推广员”称号,2020年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状”。

个人简介:

杜帆帆,女,汉族,1998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现就读于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转眼之间,一年的学习时光已经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匆匆过去,我们即将告别研一时的懵懂,踏入研二的关键时期。2022年,通过线上复试后,我有幸加入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有幸成为侯文邦教授的一位学生。在求学之路上,能够遇到这样一位有着高水平、又接地气的导师是多么可遇不可求的缘分。

老师对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身为院长,平时工作繁忙,但每周都会把组会时间留出来,听我们分享,与我们交流,让我看到了老师饱满的学术热情。老师不仅对自己要求高,也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在读研阶段真正学到东西,有所收获。在平时的学习中,侯老师也会带我们去各地参观,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所学的专业,同时学习新技术。

尽管老师工作繁忙,但他经常会与我们谈话聊天,和我们说一说他的故事,闲谈之中,透露出长者的智慧,让我们懂得不仅要会做学问,更要学会做人。他教导我们,作为年轻人,要有拼劲儿、闯劲儿,牢记要时刻学习,还要不怕吃苦,勤于进取。如此,才能在人才济济的现代社会中,占得一席之地,不至流于平庸。

于学生而言,您堪为人师,而学生也并不想用华丽的辞藻来修饰您的品行,只以朴实无华的字眼,类似流水账一般,来娓娓道之。未来的科研道路还有很长,但是有您的指引,纵使前路荆棘遍布,我都会勇往直前。感谢勇敢的自己,选择了读研,选择了到您的门下求学。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您严谨的态度和高尚的品德都让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您对我的鼓励与督促会在我耳边回响,我会将您的悉心教导铭记于心,成为您的学生是我今生的荣幸,期待未来的我会成为您的骄傲!

上一条:得遇良师 何其有幸 下一条:我和我的导师王红雷教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