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创新实践

创新实践

关于申报河南科技大学2021年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通知

2021年05月11日 18:10  点击:[]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全体研究生: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引领教育广大研究生在实践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大课堂上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踊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展现青春风采、贡献青年力量,以饱满的热情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结合《河南科技大学全日制研究生科研训练与专业实践管理办法》(河科大研〔2017〕22号),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根据“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将暑期社会实践与社会调研、学党史传薪火、科技服务、志愿公益、科创赛事等内容紧密结合,开展2021年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申报立项工作。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

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全日制学习)研究生

二、立项范围

(一)追寻红色记忆,献礼建党百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鼓励学生围绕党的重要活动和重点遗址、旧址等方向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寻访活动,通过走访革命老区、红色纪念地重温党的光辉历史,深入探究学校建校历史与百年党史的关系等方式浸染历史、感悟变革、学好“四史”;聚焦建党100年来的主要成就和主要事件,通过举办宣讲会、学习会、交流会等形式,学习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引导广大群众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通过实地考察、专项调研等实践活动,深刻感受100年来的巨大变化,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社会调研走访中,了解党史、传播党史、了解社情国情,感知新时代发展的脉搏;在思考民生问题过程中,提炼总结切实有用的建议和对策,形成有社会价值的调查报告。

(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融入洛阳都市圈建设。为深入贯彻“十四五”规划,落实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要求,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积极引导组织学生参与新时代“三农”工作。鼓励学生以大学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为载体,引导学生发挥大学生知识、技术和创新创业优势,积极助力发展乡村优势产业、促进乡村规模经营,宣传乡村特色旅游等乡村振兴行动,将创新创业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探索适合农民、农村、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将学校与学生的实践项目资源辐射到广大农村地区;倡导研究生培养单位推荐优秀研究生到合作单位、地方政府、社会基层参与“返家乡”实践,发挥家乡“生源地”的重要作用。

(三)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展以“保护母亲河”、“三减一节”、垃圾分类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青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企业实习或课题调研、挂职锻炼,运用专业知识助力家乡建设,将社会实践作品成果化(论文、专利、创新创业项目等),提高实践活动的综合效能和研究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四)创新创业实践

1.创新创业竞赛项目:重点围绕“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等校内选拔赛一等奖项目,集中开展科技创新项目和暑期科研实践活动、实践创新训练等,积极开展项目攻关、备战科创赛事。

2.创新创业校友访谈:以研究生“领头雁”研习班学员、优秀研究生为主体组建团队,走访成功创业校友,探寻如何成为创新创业人才,引领广大研究生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社会的发展同向同行。

三、申报要求

1.主题鲜明。申报团队要有鲜明的实践主题,结合学科专业,有创意和亮点,适合组队深入开展社会热点调研、科技服务、创新创业见习等实践活动。不得将已获资助或正在申请其他资助待批的科研项目以及学位论文作为暑期社会实践调研项目进行申报。

2.按需设项。项目申报者要以真实社会需求为导向,鼓励研究生关注国家政策、社会热点、现实生活等,围绕已有研究或实践项目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各团队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课题方案、出行安全预案、预期成果计划书和合理的经费预算。

3.据项组团。申报团队应采取公开招募与自由组队结合的方式选拔队员,各实践团队要实施课题化、项目化运作,有预期的实践成果(最终形成高质量的专题调研报告、社会调查报告或公开论文发表)。鼓励博士生、硕士生联合组队,鼓励跨学院、跨学科交叉组队。

4.专人负责。每支团队至少有1名相关领域的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全面负责团队的选题、编队、实践及成果产出等,对社会实践活动全程负责。每个社会实践团队研究生人数应在3-7人之间,其中设研究生队长1名,与指导老师共同负责团队活动,随时与研工部保持联系;设信息员1名,负责本队的宣传报道和信息报送工作。

5.集中实践。各申报团队的实践活动原则上集中在7—8月份开展,具体时间由各团队自定,活动时间不少于5天(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团队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20天)。

四、时间步骤

1.团队组建(5月至6月)。申报研究生校级社会实践重点项目的团队认真填写《河南科技大学2021年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立项申报书》(附件1),报送所在培养单位。经培养单位评审认定后,统一将申报书(加盖公章)一式三份送至研究生工作部(开元校区致远楼201),并将申报书电子版发送至ygbsjcx@163.com邮箱。申报截止日期为6月1日18:00前。逾期不报视为放弃。

2.立项评审(6月7至6月10)。研究生工作部组织专家对各培养单位初评后推荐的项目进行书面评审,确定予以立项资助的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重点项目。学校立项资助项目、学院经费支持项目、研究生自筹经费团队项目,均可参加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评奖评优。

3.行前培训(7月3日至7月6日)。各指导老师负责对本团队进行调研知识、实践安全、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和报销规定等教育与培训。各团队会议商议、分工做好实践活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4.项目实施(7月8日—8月30日)。各团队实践时间须安排紧凑,要高度重视实践活动中的人身财产安全,确保没有安全隐患。

5.评选表彰(9月—10月)。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在9月15日前提交项目实施要求的各项材料(调研报告、课题结项报告、实践成果、编辑好的视频短片或有代表性的活动照片3张以上、媒体的相关报道等),提交结项资料不完整或粗制滥造调研成果的、未能完成立项任务的团队,均不予结项。研究生工作部将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效,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团队、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6.成果使用。调研成果中若有论文、专利及成果报道等,发表时必须要标注“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工作部资助”,否则将在项目评审前取消项目的认定和评奖资格。

五、经费使用

经费统一采用公务卡制度报销。学校立项资助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资金由培养单位或个人先行垫付,活动结束、研究生工作部验收合格后,持符合学校财务处规定的报账凭据到财务处报账,否则不予报账。

六、工作要求

1.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充分利用校友和社会资源,发挥研究生导师、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的作用,积极为研究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支持、指导和帮助。

2.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加强对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的安全教育和工作指导,保持通讯畅通联系,遇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要做好前期调研和出发准备,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要高度关注极端气候变化和服务地区的自然条件,做好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如有安全事故发生,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各类评奖评优。

3.研究生工作部为校级研究生入选团队统一购买保险。所有登记注册的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需签订《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个人安全责任书》(附件2),各团队填写《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守则》(附件3)和《2021年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购买短期综合保险登记表》(附件4),并交至所在培养单位保管。

4.实践团队指导教师和队长必须切实承担责任,负责活动项目的实施。在项目执行期间,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相关单位的规章制度,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遇到问题及时与学院沟通解决,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5.各团队要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成果的总结和分享、传播,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和大众传媒、校园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活动的宣传报道。及时做好普遍性、规律性的总结提炼,并把成果继续加工申报创新创业项目和论文专利等。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2021年5月11日 



上一条:我校举办2021年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立项评选会 下一条:创新创业|研工部举办我校第三期研究生创新创业训练营项目路演暨结营仪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