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师生风采- 榜样力量

榜样力量

十佳学术之星丨访2020年十佳学术之星获得者—刘宝宝

2020年11月24日 20:51  点击:[]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春风化雨。榜样是身边行走的旗帜,释放出无形的感染力,润物无声。现在让我们走进今年的十佳学术之星获得者——刘宝宝。让我们一起见贤思齐、砥砺前行。

个人简介:

姓名:刘宝宝

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研究方向:畜禽分子病原与免疫学

导师:汪洋教授

荣誉经历:

个人荣誉:

2018年荣获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

2018年荣获优秀挂职锻炼研究生荣誉称号

2018年荣获优秀研究生干部荣誉称号

2019年荣获河南科技大学学术论坛征文一等奖

2019年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19年荣获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

2019年荣获校级优秀应届毕业生荣誉称号

2019年荣获校级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荣誉称号

担任学生工作:

2017-2018 校研究生会生活部部长

2017-2018 校心理委员联合会副会长

2018-2019 校心理委员联合会副会长

2018-2019 校研工部挂职锻炼研究生

科研成果:

发表SCI论文5篇,其中2篇为二区TOP期刊《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和《VeterinaryMicrobiology》,中文重要期刊1篇,会议论文5篇,另有2篇SCI在投。

[1] LIU BB, WANG Y, LI JP, et al. Autoinducer-2 affects tetracyclinesantibiotics in S. suis by regulating tet(M) gene via Tn916 transposon[J].Res Vet Sci, 2019, 128: 269-274. (SCI三区)

[2] LIU BB, YI L, LI JP, et al. Norfloxacin Sub-Inhibitory ConcentrationAffects Streptococcus suis BiofilmFormation and Virulence Gene Expression[J].Indian J Anim Res,2020.54(3):342-348. (SCI四区)

[3] WANG Y, LIU BB, GRENIER D, et al. 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theLuxS/AI-2 System and Bacterial Resistance [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19, 63(10): e01186-19. (SCI二区)

[4] WANG Y, LIU BB, LI JP, et al. LuxS/AI-2 system is involved influoroquinolones susceptibility in Streptococcussuis through overexpression of efflux pump SatAB [J]. Vet Microbiol, 2019,233(2019): 154-158. (SCI二区)

[5] WANG Y, LIU BB, ZHANG JK, et al. Infection with sodA mutant of S.Typhimurium leads to up-regulation of autophagy in Raw264.7 macrophages[J]. Lett Appl Microbiol, 2019, 69(1): 11-15. (SCI四区)

[6] 刘宝宝, 汪洋, 易力, 等. 细菌生物被膜检测与分析方法[J].微生物学通报,2018,45 (10): 2263-2270.

[7] Liu BB, Wang Y, Li JP, et al. Comparative transcriptomics analyses ofthe LuxS/AI-2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S. su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Antimicrobial Agents, 在投)

[8] Liu BB, Wang Y, Li JP, et al. The effect of sub-MIC of amoxicillin andtylosin on the biofilm formation and virulence of S. suis (Virulence, 在投)

学术交流:

河南省免疫学会第三届二次学术会议.洛阳.2017.11,05-06

第一届新乡国际免疫学论坛.新乡.2018.09,20-22

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专业委员会.上海.2019.09,06-08

科研经历: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很重要,而研究生阶段是人生中关键的时期,我们经过了大学阶段的锻炼与知识储备,在研究生阶段就要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蜕变。本科实验室的经历让我选择继续读硕士。研一上半学期我选择修完所有课程,同时查阅文献制定好自己的研究方向。下半学期试验计划已经制定完善,便全身心投入试验,积累试验数据;研二上半学期开始SCI论文撰写并同时进行科学试验,因为有数据支持,在上半学期结束时已经有2篇SCI在投,2篇初稿完成。下半学期一边做实验一边撰写科技论文与投稿;经历了投稿,修改,退稿,再修再投之后,在研究生三年级开始时有3篇SCI论文接受,2篇SCI论文在投。在此基础之上,三年级开始博士学位的申请与毕业论文撰写。我很感谢我的导师汪洋老师对科研严谨的态度,“每件事都需要提前准备”是导师教导我们的日常用语,也正因导师的督促使我顺利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并成功考取博士。

 

科研感悟:

要自信,有想法,常思考。不放过任何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

榜样的分享

榜样的力量

所有的荣誉

背后都是全力的付出

愿我们所有追梦人

都能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上一条:十佳学术之星丨访2020年十佳学术之星获得者—周江飞 下一条:十佳学术之星丨访2020年十佳学术之星获得者—王燕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