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张聪,女,河南南阳人,1994年生,中共党员。来自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担任动科研1625班团支部书记兼心理委员,预防兽医学研三在读硕士。导师王臣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分子病原与免疫。曾获2016-2017学年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在研究生学术论坛中获得优秀论文奖;2017-2018学年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校级优秀研究生、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河南省免疫学会优秀论文奖;2018-2019学年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级优秀研究生。科研方面,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7篇,4篇SCI,3篇中文重要期刊。参编一本专著《鸭坦布苏病毒致病机制与防控》,参与两项专利的申报。参加三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以第一作者发表会议论文5篇。参加两次全国性比赛,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团队负责人,荣获全国二等奖。参加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荣获全国一等奖。
读研期间的感悟:
关于努力
步入研究生开始,为自己设立了目标:研究生期间专心做两件事——做实验、写文章。但要真正做好这六个字,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导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不比别人更聪明,但是我们比别人更努力。科研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工作,需要夯实基础,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特别是外文文献。最开始的阶段,真正看懂一篇外文文献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经过长时间,大量文献的积累和阅读,已经很快就能消化一篇文章,在这个过程中,英语能力也得到提升。科研,是一种逻辑思考能力。导师在一开始就告诉我,作为研究生,重要的是科研思维。因此研究生要培养自己的科研思维,而不是把自己当成做实验的技术员。写论文也是一样的道理,因为论文写作是注重一个逻辑思路的呈现,一篇优秀的论文需要整体的逻辑框架,还有语句之间的逻辑思路。在这个问题上,我实在欠缺,但是很感谢我的导师——王臣教授,一直培养我科研思维,不辞辛劳为我纠正思路。
关于心态、生活
周围朋友一致认为我是个“没脑子”的人,这话褒贬含义都有。但正是这种性格,让我能够轻装上阵,轻车简行。当做实验一次又一次失败,论文投稿一次又一次被拒时候,放下心理包袱,摆正心态才能愈挫愈勇,继续努力。所以我想说,心态有时候是达成目标很重要的一步。对生活、对学习都应该抱有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就是打不死的小强,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有一份处之泰然的心境。作为一名研究生,热爱科研之余,同样要热爱生活。对我来说,唯有美食与美景不可辜负。如果加一个前提,那就是良好的身体基础,我认为身体不仅仅是革命的本钱,还能彰显出一个人整体精神风貌。此外,还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增加工作成功率与个人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