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师生风采- 榜样力量

榜样力量

榜样力量:访研究生国奖获得者—邓亚丰

2019年12月17日 15:22  点击:[]

个人简介:

邓亚丰,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目前共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SCI收录4篇(3篇一作,1篇三作),中文核心期刊2篇。同时,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参加“2018第二届全国太阳能材料与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并多次参加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术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此外,参与导师的基金项目若干项。研究生期间,先后荣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硕士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优秀生源奖学金河南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河南科技大学文明学生等荣誉奖励。

读研感悟:

研究生,指的是做学术研究之学生,既然是学生,那么学习就自然是第一要务,同时也要兼顾做好科学研究之任务。在学习科研的闲暇之余,做些感兴趣之事,拓展自身能力,以此做到全面发展,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不同于本科的被动学习,研究生教育更加注重学生自己的积极主动性。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要做到这些,首先要学会自律。当自律成为一种习惯时,你便会享受由其带来的喜悦。

一、结合自身的感受经历,谈谈对研究生的认识与感悟,借此机会与同学们共勉。

学好基础课。俗语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理论知识作为科学实践的基石,在指导科学实验的同时,又不断的在实践的推动下而得到完善和发展。科学实践来自理论并归于理论,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多是在理论预测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实践得到最终验证。在研究生做实验,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学术论文的过程中,处处体现着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而扎实的理论基础无疑会是一位理想的科研助手。

多扪心自问。总有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读研究生,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与其四处求人解答,不如静下心来问问自己,因为这些答案不在别人那里而在自己心里,只是藏得比较深罢了。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另一个自己,学会与之交流,你会获益良多。

早确定课题。许多研究生总是等着导师给自己安排研究课题,这还是被动地接受式学习,并不符合研究生培养的独立自主性。研究生未定课题之前,在学习之余可以结合导师的研究课题,广泛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资料,通过阅读找到自己的一些兴趣点。最后,在这些兴趣点的基础上思考自己想要做的研究内容,通过与导师的沟通逐步建立起自己研究生期间要做的研究课题。

二、对于同学们问得比较多的问题,我也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 如何阅读文献?

问:为什么看这个文献?想从文献里得到什么信息?如果是想在短时间里对某一研究领域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那就从阅读“综述”开始。因为“综述”通常会对某一研究领域的某一研究方向进行综合讨论分析,也是了解某一研究方向的便捷途径。如果想要与实验相关的信息首推博士论文,其次就是相关的研究性论文。博士论文通常描述的更详细,而研究性论文更具参考价值。

看:一看标题,是否有与我需要的信息相关的文字?二看关键词,是否有与我需要的信息相关的词语?三看摘要和结论,是否有与我需要的信息相关的内容?如此,便可知道是否要阅读此篇文章。之后,四看正文,这其中包括实验原料、实验方法、表征手段和结果分析讨论几部分,需要了解什么就看什么。

记:做阅读笔记是个好习惯。有帮助的内容及时做好标记,方便以后查阅。重要信息建议用笔记本手写记录,加深记忆的同时更便于时常翻阅查看。

2. 如何更快的进入科研状态?

途径有两个:

一是在学好基础课的同时,利用闲暇时间积极主动地帮助课题组的师兄师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此既能让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得到锻炼,也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是联系导师的课题,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在此基础上简单构思自己的想法并积极的与导师探讨。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进一步的查阅资料完善自己的课题设想。在一个完整的课题框架内,不断完善框架内容,并最终形成自己的研究生研究课题。如此便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有了整体把握,找到研究状态也就顺理成章了。

3. 遇到难题如何解决?

首先是求己。当前已经是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互联网极大地帮助了我们的科研与生活。研究生期间遇到的一些问题在网络中基本都能找到解决方法。因此,对网络资源利用的熟练程度也是衡量研究生能力高低的关键因素。如小木虫、知乎、bilibili及百度文库等都是极好的资源库。

其次是求人。你的问题可能别人也曾遇到过,积极主动地与他人沟通不仅可以帮助解决问题,也能避免少走弯路。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尤其需要这方面的锻炼。因为只有主动与外界沟通,外界才能对你的需求做出响应。

最后求导师。此项不建议多用,因为研究生本就是要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凡事都问导师,会使导师严重怀疑你的能力,甚至产生反感。另外,导师一般事务较多,也没那么多空闲时间帮你逐一解决问题。

用毛主席的话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积极主动作为,辅以他人帮助,最能激发潜力,提高能力。

4. 如何写好一篇学术论文?

一篇论文应该在实验之前就已经列好了文章提纲。也就是说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就已经想好了要做什么?怎么做?用什么做?需要检测什么性能?期望什么结果?

做什么?指的是文章的整体利益和内容;

怎么做?指的是实验方法;

用什么做?指的是实验原料和仪器设备;

需检测什么性能?指的是文章中要分析讨论的实验数据,这也是文章的主体;

期望什么结果?指的是要得到什么研究结论。

如此下来,一个完整的论文框架就形成了,剩下的就是填充框架内容了。因此,当写好实验方案时,文章也就成型了。

万事开头难,写文章也是如此。但是一回生二回熟,比着葫芦画瓢,写出了第一个,第二个就顺畅许多。无论中文文章或是英文文章,创新性是对文章共同的要求,这决定了文章发表的价值以及可读性。有人说SCI文章要比中文文章难写,其实不然。同样的实验数据,在不同人的手中结果往往也有所差异,关键就在于是否用心分析?是否专心写作?

问题访谈:

1.不少人在读完硕士或者博士后,依旧处于比较迷茫的状态,您是怎么想的?您对未来有什么计划吗?

我觉得之所以迷茫是因为自己没有真正想过自己想做什么,没有明确的目标,不清楚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人云亦云。如果能够真正静下心来,自我对话思考一番,我觉得走出迷茫,找准自己的定位是可以做到的。

目前我已经决定继续读博深造,一方面通过硕士阶段的锻炼,我确实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科研之路不会平坦,但就是因为有挑战才会更加享受克服困难后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目前就业形势严峻,我希望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以便在未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2.听说您在读研期间参加了不少学术活动和课外活动,能分享下你从这些活动中收获了什么吗?

首先,这些活动让我开阔了眼界,见识了许多成就斐然科研人员,他们的科研精神也深深感染了我,为我们这些科研小白树立了很好的榜样。然后,在各种学术活动中你有机会与不同的人交流学术思想,通过思想的碰撞,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最后,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既可以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与胆识,又能交到许多朋友,对于拓宽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帮助。

3.在研究生期间你对校园爱情有什么看法,谈谈你的情感心路历程?

我一直觉得学业和爱情是两个平行的事物,两者并不冲突。至于爱情在学习中扮演什么角色,那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态度。如果两个人互相扶持,在学习上互帮互助,给与支持,那么爱情就是正能量,是学习的促进剂,而这样的爱情往往也会修成正果。如果两个人,整天沉迷于吃喝玩乐,你侬我侬,放松了对学业的重视,那么爱情无疑就是学习的绊脚石,这样的爱情最终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而面临破裂。爱情本身没有对错,有对错的是当事人对待爱情的态度。

我很荣幸在求学路上能遇到值得陪伴一生的那个她,无论是在学习或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始终是彼此最忠实的支持者。六年的陪伴我们早已融入了彼此,有苦有乐,但更多的是收获。在最困顿的时候,是她的陪伴让我坚持不放弃,给了我突破重重阻碍的勇气。未来,做为彼此守候一生的那个人,我们将更加坚定地携手同行,不负韶华,共同为我们的美好未来而奋斗。

 

上一条:榜样力量:访研究生国奖获得者—张晓辉 下一条:榜样力量:访研究生国奖获得者—王燕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