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介:
秦帷婕,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研究生,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发表论文2篇(重要期刊2篇)。研究生期间,先后荣获“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两次、“2019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河南科技大学第三届十佳学术之星提名奖”、“优秀研究生干部”、“校级文明学生”等荣誉,参加学院的地厅级项目1项。
读研期间的感悟:
研究生阶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学习平台,两年的时间里,无论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我都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这段时期不仅仅教会了我怎样学习,还教会了我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我相信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是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真实诚恳的做人,认真负责的做事,孜孜不倦的学习是我一直坚信的大道理。
作为一名研究生,不仅需要有坚定的信念,还要坚持践行,把理论知识付诸于实际行动。信念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因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会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阅读文献,写作论文是我的专业的主旋律。为避免单调与拓宽思路,我会做一些锻炼,或者做一些生活琐事,比如跑步,打羽毛球,做手工,练毛笔字等等。我很注重健康饮食,规律作息,合理锻炼,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新时代的读书人,不仅要学习好,还要身体棒,毕竟,科研之旅还很长。而且,好的生理状态才能带来灵活敏捷的思考。
论文写作技巧分享:
研究生论文有较高的学术性要求,我们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台阶上感受学者先贤们的深邃思想。首先,不能妄自菲薄,要尊重自己的专业,尊重专业领域的成果;再者,不能敷衍了事,要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写作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最重要的是,有自知之明,及时向导师求教,与同学交流,不闭门造车。发表论文还需要一些信心,一些耐心,从最合适自己的期刊开始投稿,给自己一些鼓励。学校的官网图书馆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查询平台,我常常把相关的文献下载下来,打印后用笔标记着阅读。我们学院的研究生秘书鼓励我们做阅读笔记,这样回头看看,既不会乱,也能加深记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数字化时代,一笔一划地写在纸上,是对自己的真诚。
人生在世,沧海一粟。无论一个人多聪明,多有天份,也不可能漠视周围环境的力量。一个人的成长就像水中游泳的鱼,空中飞翔的鸟,林中长大的树一样,必然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今日,如果说我取得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成绩,虽然有个人奋斗的成分,但显然离不开学校、老师、同学的支持和帮助,所代表的也是学校的荣誉。当我们走出校门时,这一点会体会得更深,正如留学生更加心系祖国一样。我相信我们大学还有更多优秀的学子,只是我很幸运被推选出来作为代表罢了。我会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的厚望。
问题专访:
1、您在课余时间都做些什么?你怎样安排你的时间呢?怎样平衡学习和业余活动?
研究生课程在第三学期基本完全结束,余下的时间就是阅读与写作。这段时期,我把它用作进行各种自我提升。比如,论文之外,我坚持练习毛笔字,锻炼身体,和朋友亲人更有质量地相处。
2、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曾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我向来不善表达,又有些完美主义,所以,刚开始面临过与人交流和写作表达的困难。但我遇到了很好的辅导员和其他老师们,他们总是鼓励我勇敢敞开自己,接纳他人。我的专业教会了我用辩证理性的视角看问题,我也尝试着用哲学的方式分析内心与外界。最大的收获是,我不再局限于自我的小世界,而且认识到,人可以有无限可能。
3、不少人都觉得研究生很苦辛,你刚上研究生的时候,会对研究生生活有什么期待吗?
我是转专业考的研究生,这门学科虽然从小到大都在学,但从未深入学习过。我是因为兴趣而选择这个专业的。随着学习内容的专业性逐渐增强,我慢慢发现本学科的魅力所在。我认为,我们青年一代应把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当做终身事业的一部分。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