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介:
周必升,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外科学17级研究生。读研期间,发表SCI论文1篇。参加“豫西泌尿外科公众论坛暨前列腺疾病诊疗新进展研讨会”学术交流;于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参加“豫西泌尿外科公众论坛暨泌尿生殖肿瘤新进展研讨会”并在会议过程中担任重要职务。研究生期间,先后荣获“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二等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等荣誉。读研期间多次参加科室《坎贝尔泌尿外科学》系列讲座。
读研期间的感悟:
读研究生的目的是什么?开展新业务,掌握新知识或者仅仅为了领个毕业证。
读研之前,曾经躇踌满志,誓言一定要学到一技之长,满载而归。从学校到医院后,换了新环境,甚是新鲜。但从学生尝试转变为一名医生,可能并不是轻松事情,尤其是对马上奔三而方向迷茫的“大龄”住院医生。从带教老师,病人病种,同事兄弟,设备环境,工作制度,甚至语言方言都要一一熟悉。
“只让干活,不给时间,充当廉价劳动力”这是有些人对医学研究生现状的总结。这种说法也确实有一定道理。整个科室,除了主任和几个带教老师完成查房,疑难病人处理,手术的主要步骤。其他的基本工作都让我们研究生,进修生和规培生这些“外来人员”承担了。科室手术比较多时,大多加班到深夜,确实没有时间去学习。不过,时间像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挤都会有的。闲暇时分,鞭策自己,查阅文献,阅读文献,刚开始尝试一些综述的写作。后面理论基础上去后,开始尝试写一些小论文。而且,顺利完成了日常工作后,可以让老师给传授医学知识,甚至帮你批改论文。所以说“廉价”,也是为了学习知识所做出的妥协。同时也有很多学术会议可以提供学习的机会,甚至为论文写作提供一些思路。
做科研是一项前景很好,但过程很累,甚至很痛苦的事,所以很多学术大牛都说做科研,痛并快乐着。在你没有掌握科研的要领前,你会觉得,哇,好痛苦,这是什么玩意,浪费青春,浪费生命,当你找到技巧后,你会发觉这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专题采访:
1.听说您在读研期间参加了不少学术活动和课外活动,能分享下你从这些活动中收获了什么吗?
答:读研期间参加各式各样学术及课外活动,学术活动能丰富自己的知识,甚至从一些学术大咖的汇报上发现一些灵感。课外活动则能放松身心、增加交际面。
2.不少人都觉得研究生很幸苦,你刚上研究生的时候,会对研究生生活有什么期待吗?
答:刚上研究生的时候,信心满满,对自己将来也有很大的期待。进来以后才发现,你的周围人中暗藏无数大神,当然不能为此气馁,相信自己,最终还是会成功的。
3.研究生期间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他对你个人的影响是什么?
答:研究生期间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两个人,一个是我的导师李志军教授、另一个则是我们科室的带教老师郑鹏毅老师。我的导师教我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和医学知识。我的带教老师教会了我许多工作当面的技巧,并在我多次低谷期时,给与了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