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师生风采- 榜样力量

榜样力量

榜样的力量:河南省创新之星——朱定康

2024年07月25日 21:08  点击:[]

榜样的力量:河南省创新之星——朱定康

朱定康,男,汉族,中共党员,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高性能轴承设计与制造方向22级研究生,师从庞晓旭副教授。现任机电工程学院本科生第九党支部书记、研究生会学术部部长、机电研轴承班班长等职务。河南省创新之星、河南省文明学生、河南省优秀学生干部,数次取得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身为从本科至硕士的科大轴承人,他自觉聚焦国之重器”“未来产业”——磁悬浮保护轴承的卡脖子难题,展开科研攻关,取得一系列突破。截至目前,朱定康申请论文14篇,其中SCI检索4篇,EI检索4篇,累计影响因子36.24;专利15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软著15项,主持、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7项,参加学术会议并进行汇报4项次,获得国家级奖项荣誉20项,省级奖项荣誉14项,市校院级荣誉36项;事迹被腾讯新闻等媒体报道20次。

科研要坐得住冷板凳。经历多次的学术会议和企业实地调研,朱定康聚焦磁悬浮保护轴承的卡脖子难题,提出了一种磁悬浮系统中保护轴承的抗冲击评价方法。将想法转化为现实,需要无数次的努力,一次次非预期内的实验结果、一次次投稿被拒,都会让人质疑自我。想做好研究,就要经得起质疑、按得住心性,他牢记导师的鼓励和帮助,从模拟仿真,到理论验证、试验验证以及后续的数据分析,整个过程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慢慢向前推进,勤奋和坚持让他迈过了每一道坎。国有疑难敢问谁?强国一代有我在。科研是具有使命感的。也许这条路布满了荆棘,但尽所能披荆斩棘是我们的时代使命。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社会进步离不开青年,国家发展需要青年,每一代中国青年都有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想要在科研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少不了持之以恒的毅力和日积月累的努力,同时要善于抓住时代提供给我们的广阔的平台和良好的机遇去探索、发展,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朱定康同学笃行致远,用自己的本领与实干,争取能够为国家轴承行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成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科研人。

寄语:

莫忘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是我的雄心。然而,第一流哪有那么容易,于是很多时候雄心反而成为指责自己的利器,比如努力了很多次但还是会失败后就会忍不住反问自己为什么做不到?

其实,做不到是很正常的,很多人都在失败,不仅仅是我们。放下那些对短暂目标的执着,保持好奇心和行动力,用兴趣驱动自己去做,而不是拖着疲惫的身躯屡战屡败后自我感动,这可能才是做科研的长久之计。同时不要把科研做得好或者不好成为自己优不优秀的唯一评判标准,即使做得不出彩,也不能丢了自信。世界那么大,我们还有很多舞台。要合理利用学校提供给我们的教研资源,大胆尝试,保持初心,全力以赴,一以贯之,便能收获颇丰、硕果累累。


上一条:榜样的力量:河南省文明学生——谢宇 下一条:榜样的力量:河南省优秀三好学生——刘星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