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钟秀,中共预备党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工专业2020级研究生,研究生期间获:2022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二等学业奖学金;并发表两篇SCI论文。
心得感悟:
入学伊始,导师就让我阅读英文文献,并做好读文献笔记,这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我当时感觉一篇英文论文离我是多么遥远,但我坚信天道酬勤,努力一定会有回报。在研究锂金属负极保护及其在锂金属电池中的应用的课题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刚开始接触到这个课题时,实验的理论机理、设备装置、条件以及药品定量等等都是未知的,万事开头难,我每天不断的与师兄师姐、老师讨论,查阅大量的英文科技文献,总算把基本的实验方案拿出来了。我每天很早就来到实验室,一干就是一整天,晚上也常工作到深夜,周末、寒暑假几乎都在实验室和工作间中度过。本想按着实验方案,一步一步做下去,谁知做到锂负极的空气稳定性时,材料上出现了困难,实验样品的空气稳定性一直不好,整个实验陷入了停顿状态,似乎走进了死胡同儿,我感到非常的苦恼。我不甘心放弃,他开始查阅更多的文献寻求方法。我还不断与导师讨论,导师的指点迷津、和蔼鼓励,使我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心。结合查阅的文献中记录的相关领域专家的经验,我对于新的实验方案终于有了一点想法,慢慢摸索,不断尝试,茅塞顿开,我的课题又重新打开了局面。我不断告诫自己,科研的道路不会一路平坦,有导师指引、同学相伴,自己勤奋,困难总能解决,美好的风景会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写作的难度同样不小,我论文先写出初稿,然后与老师反复讨论修改,一句一句的斟酌修改,经过努力,我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发表了两篇SCI论文(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中科院一区,IF=10.319,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中科院一区,IF=13.443)。
时光飞逝,岁月荏苒,唯有不懈的努力和不断地奋斗给人生留下永远无法消除的印迹。茫茫学海中,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共赴前程。古人云: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容不得半点浪费。“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 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只有把握住今天,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己,创造出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