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师生风采- 榜样力量

榜样力量

榜样力量丨访2020年研究生国奖获得者-陈珍珍

2021年01月06日 22:48  点击:[]

个人简介:

陈珍珍,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18级硕士研究生,师从冀保峰副教授。目前共发表论文7篇,其中SCI论文4篇(1区2篇,2区1篇,3区1篇),中文核心期刊2篇,EI会议1篇。同时,获得2项省级科技成果,7项发明专利,并参与导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研究生期间,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次,一等学业奖学金2次;连续两年获得“优秀研究生”和“文体活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获得“河南科技大学文明学生”荣誉称号“河南科技大学十佳学术之星”提名奖。另外,获得“研途读行,勤学慎思”一等奖、“我和我的导师”二等奖两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一等奖、“电子设计大赛校内选拔赛”二等奖和三等奖、“河南科技大学学术论坛”二等奖、“第十七届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校内选拔赛”三等奖

研究生期间的感悟:

2018年的炎炎夏日、骄阳似火到2020年的秋风瑟瑟、红叶飞舞,我的研究生生活已经进入了倒计时。经过两年半的时间,让我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有了深刻感触,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脚踏实地,循循渐进。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一个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过程,其表现为对科研的重视,脚踏实地将学习和科研紧密结合。刚入学时,繁重的学习压力和学习任务让我开始迷茫,而本科的学习方式只能接触浅显的知识,没有重点的方向,找不到创新的途径。慢慢地,我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方式,脚踏实地、专注创新,从相对简单的专业性论文入手,把这些简单的专业知识进行一段时间的积累与沉淀,当把积累的内容转化为属于自己的知识时,再看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文章来巩固知识体系。经过一段的学习,让我对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有了明确的规划,感觉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渐渐地,从一些论文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每看完一篇英文文献都感觉自己的眼界又得到了一次开阔,知识体系又得到扩展。

2.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科研是一个严谨的,容不得一丝马虎的学习过程,需要良好的学术风气和一丝不苟的态度。良好的学术风气和一丝不苟的态度不仅关系到学术自身的传承与创新,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气、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记得一次,我需要推导出论文中公式的最优解,无论我用什么方法都解不出来,这个过程已经维持了两个星期,此时的自己已经筋疲力尽,准备采用一种近似法去求渐近最优解。导师知道后严厉地批评了我,并告诉我要有一位科研人的严谨态度,万万不能得过且过。从那之后,每次的论文修改我都认真对待,在标点符号上都会进行多次确认。

3.耐得住寂寞,禁得住考验。科研之路漫漫,耐得住寂寞才能到达终点,经得住考验才能满载而归。在本科时大家会一起吃饭,一起出去玩,而研究生阶段更多则是以论文为伴。在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每个人的研究领域不同,研究的方向也不同,这会导致有的问题没有办法和别人一起交流,此时一定要静下心,去查找相关的参考文献。除此之外,要禁得住外界的诱惑。研究生学习的黄金时间只有两年,如果不好好把握这两年时间,可能会一无所成。心理上的考验也十分重要,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我由于专业课考试成绩太差,心里萌发了想要退学的念想,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老师,本以为老师会对我很失望或者特别生气。但老师听后很平静,对我退学后要面临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告诉我说:如果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难只会退缩的话,问题还是一直在那,没有解决。如果以后你工作了,遇到困难还要逃避吗?到时候就没有人会一直让你退缩,而且你也不能否定现在的自己,要自信才能成功。听了老师的话后,我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再也没有退学的想法了。

4.经历过风雨,终能见彩虹。所有的努力都是一笔财富,所有的付出都会是研途中最美丽的风景。在这一年里,我每天到实验室的第一件事就先安排好一整天的工作,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如果没有完成制定的目标可能会熬到很晚。科研的过程枯燥乏味,有时会让你精疲力尽,但我并没有感觉很辛苦,相反我一直在享受科研带给我的快乐,我也相信所有的努力都会在前方以惊喜的形式等着你。

学姐寄语:

 

上一条:榜样力量丨访2020年研究生国奖获得者-孙昊琛 下一条:榜样力量丨访2020年研究生国奖获得者-满景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