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师生风采- 导师风采

导师风采

我和我的导师米建强教授

2020年11月30日 21:19  点击:[]

导师简介:

米建强,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科副主任、洛阳市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病理诊断专业硕士研究生、擅长肿瘤的病理诊断,尤其在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软组织肿瘤及肿瘤免疫组化诊断方面有较深造诣。对胃癌前病变、早期胃癌诊断及胃癌发病机理有较深的研究;开展了雌、孕激素受体测定项目,并指导病人进行内分泌治疗;应用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测定肿瘤组织中响应抗原的表达情况,从而准确进行软组织肿瘤的分类诊断、淋巴瘤的免疫分型及低分化癌与肉癌的鉴别诊断。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及参加省厅科研项目6项。

作者简介:

我叫郭晓宇,是2017级临床病理研究生,导师是米建强教授,本科就读于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临床专业,本科期间积极参加学校及社会公益活动,研究生期间在科室兢兢业业,尊师守法,爱岗敬业,积极向上。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回头淡淡一望,在河南科技大学已经度过了将近10年,10年啊,人生能有几个10年?转眼间,我已经研二,期待着明年毕业,同时也对学校、科室、导师,有深深的眷恋与不舍。2017年,我本科顺利毕业,然后就考了本校的研究生,在报考的前一年,我在一张印有各个专业的导师的名单上,曾看到我导师米建强的名字,也许这就是缘分,最后我成为了米老师的学生。

第一次真正见米老师,是在他的办公室里,当时我一本正经地拿着自己精心制作的一份简历,心里很忐忑,虽然之前听说过米老师是个和蔼可亲的科室主任、研究生导师,但是第一次见到本人,内心还是充满了好奇与不安。我本科学习的临床医学,研究生想转学临床病理,跟米老师说了我的想法之后,米老师言简意赅地帮我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形势,跟我说,学习病理,需要耐心、细心再细心,培养一个病理医生,周期很长,待遇可能也不如临床,但是当然也有优点,因为病理科和患者交流的机会少,你可以更加静心地看手头的片子,做自己的研究,上班时需要兢兢业业,认认真真,精神高度集中,下班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一旦确定学习病理,就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性子,别小看一张病理报告,小于5年的功力,你发它,是没有底气的。我之前也有考虑,但是细想自己的性格和专业,觉得这是最适合我的一条路,我是喜欢安静的人,喜欢自己静静地思考,自己有计划地学习做事,我想跟着米老师学习病理,就这样,很高兴也很幸运成为米老师的学生。

经过在科室一年多的生活和学习,我发现科里的老师都特别好,特别平易近人,与其说我是学生,倒不如说是朋友,大家一起干活,一起聊天,有困难,互相帮助。有时候周末,在大家都休息的时候,科里的老师会来加班。米老师是个爱岗敬业的人,即使是周末,有时候也会来做冰冻。这要不是亲自碰见,还真不知道还有这些。有一次周末,我去科里挑标本做实验,突然,听见门响了一声,接着听见脚步声,我以为是谁,赶紧出来看一看,原来是米老师,我跟米老师说周末过来加班做实验,问米老师怎么周末也过来呢?米老师说,今天有手术,病人家属着急,请外地专家过来做的,需要术中冰冻,所以就来了,还问我最近的学习情况,我有时候总想偷偷懒,要不是米老师时不时的督促,肯定不会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手术标本下来,米老师指导我取材,他说自己要再换一副眼镜,这时我才发现,看了30余年的片子,有30余年经验的米老师,也有了白发,为洛阳地区病理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米老师管理着科大一附院两个院区的病理科,平常真的很忙很忙,总是有开不完的会,接不完的电话,但是仍然很关心我们规培生的学习。有时候会主动给我们讲片子,带领我们看片子,而且我们有问题去问时,米老师总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帮我们看我们手里的片子,回答我们的问题。每周三,我们科会有洛阳市病理会诊,有时候会诊结束,米老师会挑有特征的片子给我们讲,教我们鉴别诊断。都知道,病理检查是很多疾病确诊的金标准,不容得有一丝纰漏,所以,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是每个病理科医生必备的基本素养,把一个病反复的讲,一种病反复的看,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之一。

时间真是过得飞快,转眼我就要研三了,可还仍清晰记得开题时,米老师一个字一个字帮我修改PPT,当开题与洛阳市会诊时间冲突时,米老师问我,你自己可以么?我怕耽误会诊,说:“我可以!”但是在院长和各个专家面前,我内心充满了恐惧,我后悔说我自己可以,我多想有同门或者导师在,即使什么都不做,内心最起码不会这么紧张,令我万万没想到,开题开始的时候,米老师竟然出现了,看到米老师的时候,内心别提有多感动,紧张与不安的情绪也渐渐平复下来,就这样,题开了,后来问米老师会诊的事,米老师说,都跟老区那边商量好了,有你邢老师,还有其他专家在。米老师就是这样,能急人所急,雪中送炭,一个善良耿直的老师。现在实验已经一天天提上日程,在这方面,米老师是专家,为我试验试剂的选择和购买不断打电话,不断询问相关的人,操碎了心,有时候感觉自己真的很笨,很不靠谱,明明是自己的实验,却让米老师跟着操心,做完实验,写完文章,明年这个时候就要毕业啦,时间过得真快,满心尽是不舍,科里的老师就像哥哥姐姐一样,共甘共苦,一起干活说笑,生活学习上给予我很多的帮助和关心。

在病理科,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认识了很多朋友,而且觉得人生就应该是像这个专业一样,实实在在,黑白分明,该是什么病就是什么病,坦坦荡荡,真真切切, 在这里,我很感谢在科里遇到的每一个老师,每一个规培的师兄弟姐妹,希望咱们在病理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上一条:我和我的导师刘江波副教授 下一条:我和我的导师雷方教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