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师生风采- 导师风采

导师风采

研途中的良师益友

2020年11月29日 21:09  点击:[]

 

从炎炎夏日、骄阳似火到秋风瑟瑟,黄叶飞舞,我的研究生生活已经悄悄过去了大半年。我也慢慢地从本科的角色向研究生的身份进行转变,从刚入学的开学典礼到”导师有约”,让我对研途有了更进一层的理解和规划。作为一名研一学生,以一个新的身份,站在新的起点上,人生正在缓缓地开启一段新的征程。在这段新的征程中,有一位良师益友一直指引着我向前,他就是我的研究生导师---冀保峰副教授。

我已经在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度过了四年,在本科的四年里,冀老师就一直是同学口中的良师,对于同学们的每个问题都是细心的回答。在准备报考研究生的时候,我首先咨询了冀老师了上研究生后要研究的方向,冀老师从个人兴趣,科研难度以及以后的考博去向等几个方向进行了透彻的分析,也就那次谈话之后,我更坚定了自己报考冀老师研究生的决心。

学习上,是一位良师。从九月份入学后,作为一名研究生,不仅要有一个更加成熟稳重的心态去面对科研和生活的事情,还要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素质,还要更加努力的培养自己的科研观念和创新能力。这么繁重的学习压力和学习任务,让我开始迷茫,不知道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调整学习上的学习模式。特别是在刚刚入学的第一周,我还是按照本科的学习模式都是以被动学习为主,学习的东西比较浅显,一些专业性的文章。我不太适应研究生的繁重的学习压力,感觉自己一直处在特别忙又抓不住重点的状态。后来,在导师的指导下,导师先让我从一些比较简单的专业性论文入手,先把这些简单的专业知识进行一段时间的积累,把积累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知识的时候,就能再看一些专业性的知识,这次的谈话,让我有了确定的目标,感觉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从导师发的论文中,我找到了感觉到自己的兴趣所,现在的我已经慢慢接触一些外文文献。每次看完一篇英文文献都会和导师讨论自己的看法,每次和导师的讨论都感觉自己的眼界得到了一次提升,知识体系又扩展一点。

工作上,尽心尽力。从去年开学跟着老师学习的时候,他是我们信息工程学院的系主任,每天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他。每一次去办公室找他汇报学习情况的时候,总会碰到学院其他老师有文件找他签字,有时这个老师走了,另外一个老师马上又来了,但是老师都是面带微笑面对每个来找他的老师和学生都是,让每个来找他的人都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虽然是系主任,学院工作很多,但他对待上课非常认真。我们第二学期其中有一门课的任课老师是他。他上课用的全是他自己编辑的课件,每个可见都是双语教学,而且收集了很多著作上的讲解,每一个章节后面会举比较通俗易懂的作例子,让我们学到知识也学到方法,他的课件只要稍作整理,便可编成一本教材。我从未见到上课像他这么用心的老师,他上的每一节课都凝聚了他的智慧与心血。对待学生,他更是非常负责。从学校复试结束以后,老师就让我进实验室开始学习,先慢慢接触一些专业知识并熟悉一下研究生的学习氛围,除此之外,跟我分享一些学习上的经验,向我推荐专业书籍,帮助我利用暑假的时间补习了专业课的知识。他也给我很多机会,让我出去学习交流。去年十二月份的时候,老师便告诉我们十二月月份在北京有一个全国性的研讨会,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接触学术的好机会。我从师兄师姐们常常听说老师节假日也没有休息,一方面很担心老师的身体,另一方面也觉得老师对待工作的负责、细致非常值得我学习。

在学术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记得我的导师给我说过一句话:做科研和看文章,一定要能够吃透,只看一遍走个流程,只能说明你看了,并不代表你看会了,看会的意思是你能够在别人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创新点,这句话一直在我的脑海里。老师的研究方向是自适应信号处理,我进入研究生生涯后,也开始了导师的研究。以前的我很不喜欢这些绕口又难懂的专业知识,经过将近大半年的深入接触和学习,觉得这些专业知识也都很有意思。但当时我对专业都不了解,只凭自己的感觉就选择了它。真正开始专业课学习以后,才知道这一门专业有多难学。尤其是现在的学科间交叉融合,造成了在看论文的时候,遇到很多不懂的知识模块,每次遇到这种困难,导师都会用深入浅出的方法,为我们解释这些令我们头痛的问题。老师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是一直学习的榜样,在一次项目申请的时,需要的材料都已经准备好了,但是里面的格式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老师就一份材料一份材料的重新该,每份材料都必须达到最高的标准。在我们十一点离开实验室的时候,老师办公室的灯还一直亮着。所以,每次在我不想学习的时候,老师办公室灯的亮光都会在我心里亮起来,指引着我要不断前进。记得一次,我要推导出一个公式的解,无论我用什么方法都解不出来,这个过程已经维持了两个星期,这时的自己已经筋疲力尽。导师到实验室后,就问了我计算的情况后,为我提供了三种解决方法,而且每一种方法都是简单易懂的思路。我想良师应该这样的形象吧。

不仅是良师,更是益友。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我由于专业课考试成绩太差,心里萌发了想要退学的念想,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老师。老师听后没有生气,而对我退学后要面临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告诉我说:如果在生活中和工作中遇到困难只会退缩的话,问题还是一直在那,没有解决。如果以后你工作了,遇到困难还要逃避吗?到时候就没有人会一直让你退缩。而且你也不能否定现在的自己,要自信才能成功。听了老师的话后,我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多么幼稚,退学的想法也就再也没有了。

“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风雨洗鸿沟。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冀老师对科学研究的满腔热情,对教书育人的积极投入,都将深深的印刻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我今后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上一条:亦师亦友最相宜——记我的导师刘中华副教授 下一条:研途明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