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思政教育- 思想引领

思想引领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2017年10月25日 12:03  点击:[]

 

 

10月24日,中共十九大正式落下帷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说,今后教育发展的任务就是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享受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勇于开拓、敢于担当,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光辉业绩。  

谈到下一步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陈宝生说,接下来教育战线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不断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上取得新进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陈宝生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战线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到教育改革发展各方面,体现在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和安排明年各项工作之中,抓好重点,努力谋划好、奋力实施好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奋进之笔、得意之作”。  

  二是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增强德育工作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注重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强化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要建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全面加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三是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提供制度支撑。落实好已经出台的各项改革方案,特别是最近两办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总之,要对改革的全链条推进和各环节落实作出细化安排,把各项改革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四是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要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要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要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以教育扶贫来扶智,从根本上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五是进一步提高教育保障能力,夯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要健全保证财政性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要主动适应信息时代对教育变革的挑战和要求,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六是切实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根本保证。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和话语权,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反腐倡廉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打造廉洁干净、风清气正的良好教育生态,不断提高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质量。

来源:教育部  

 

 

上一条: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全文 下一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