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激发博士生的学术热情,集中展示博士生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学术思想,提升创新能力,构建高层次、创新型学术交流平台,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主办、机电工程学院承办的“河南科技大学第七届博士研究生创新论坛机电工程学院分论坛”于5月6日下午在西苑校区3号楼105会议室举行。本次分论坛由机电工程学院研究生辅导员杨丽秀主持,邀请嘉宾有6位博士生导师,他们分别是王晓强教授、韩建海教授、魏冰阳教授、雷贤卿教授、张彦斌教授和高作斌教授。全体博士生和硕士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5位博士在现场汇报,其他2位博士通过腾讯会议进行线上汇报。本次分论坛的报告人分别是博士研究生尹健竣、周鑫、胡斌、李彦、王永强、许泽华、杨立光,他们围绕各自研究课题分享了创新研究内容。尹健竣博士以“织物内禀结构对电磁波传输性能的影响机制”为题,建立了织物内禀结构与其织物材料宏观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周鑫博士以“应用于矿用宽体车实现软制动的液压系统”为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辅助制动方法并在过程中实现制动能量回收;胡斌博士以“采用数学和热场仿真复合模型预测宽带激光的熔覆层轮廓”为题,建立了数学模型,预测了熔覆层形状;李彦博士以“弹流润滑的刚弹液耦合航发主轴球轴承动力特性研究”为题,完成了刚弹液耦合的ERSFD结构油膜压力求解以及动力持性研究和航发主轴球轴承动力学运动微分方程组的建立;王永强博士以“摆线针轮多齿啮合和磨损计算方法研究”为题,利用LTCA分析方法,建立了磨损模型,进行了承载面磨损设计;许泽华博士以“盾构机主轴承氟橡胶密封件表面微织构超浸润机理研究”为题,通过筛选配方、优化加工工艺,解决了盾构机主轴承密封材料强度问题;杨立光博士以“制备方法、织构参数对织构表面摩擦学行为的影响”为题,通过表面织构的方法可改善轴承的摩擦状态,为减小气体动压轴承表面摩擦磨损提供了新的途径。每位博士报告结束后,各位指导老师从研究内容和方法、科研态度、研究内容科学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点评,并鼓励同学们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要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严谨诚信的学术态度、敢于尝试的创新精神,争做一名优秀的科研学子。最后,杨丽秀老师指出,在科技进步、人才竞争激烈的巨大挑战下,同学们做科研既要走马观花,把握大体,通观全局;又要下马看花,注重细节,脚踏实地。
本次分论坛紧密结合实际,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集中展示了机电工程学院博士生最新研究成果,加强了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对进一步端正同学们科研态度,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通讯员/徐劼葳 陈洁 张静 摄影/朱永帅 杨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