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正文

通知公告

关于申报河南科技大学2020年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通知

2020年07月24日 09:53  点击:[]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为引领广大研究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现就做好河南科技大学2020年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申报立项工作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

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全日制学习)研究生

二、活动主题

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

三、总体安排

1、突出主题。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寄语、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精神为重点,结合阅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访谈实录,让研究生通过深入的社会实践,深刻领会新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伟力,深切感受人民领袖春风化雨般滋养青年心灵的精神魅力,从而更加自觉地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2、确保安全。以保证研究生健康安全为首要前提,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中、高风险地区不得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低风险地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活动开展前,要充分研究形势,做好安全预案。根据地方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形势动态调整工作部署,如遇突发情况,应立即暂停相关地区的活动,妥善做好有关安排,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

3、就近就便。已返校研究生以学校驻地为主,在家研究生以家乡为主开展社会实践,尽量减少活动半径。以研究生个人实践为主,畅通个人申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渠道。严禁组织大规模、大范围人员聚集活动,原则上不跨地区进行。

4、创新形式。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今年暑期社会实践要注重探索创新“互联网+社会实践”新模式,鼓励师生采取“云组队”“云调研”“云访谈”等网络形式开展。

5、务求实效。按照“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原则,坚持严实作风,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力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摆拍走秀”;要深入实际,力戒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甚至观光旅游;要帮忙不添乱、增彩不增负,不给基层增加负担。

四、立项范围

1、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以研究生专业技能为依托,在科学精准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下,鼓励研究生参与社区防控排查、社会秩序维护、疫后心理疏导、医护子女辅导、便民利民服务、关爱留守儿童、参加生产劳动、典型事迹宣讲等实践活动,为战胜疫情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2、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今年突发疫情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在疫情低风险地区可以开展政策解读、实地调研、技能培训、医疗扶持、电商带货、就业服务、资源对接、信息服务、志智双扶等活动,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凝聚力量、贡献智慧。要注重讲好脱贫故事,展现变化历程,引导研究生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制度自信。

3、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动员鼓励在乡研究生投身乡村振兴,开展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三农、青年工作、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实践活动,帮助发展乡村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促进公共服务,提升乡风文明,促进基层团的工作。

4、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重点围绕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摒弃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着眼倡导文明生活风尚,积极参与保护野生动物、宣传科学健康文明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引导基层群众革除陋习不吃野味,提高公众生态环保意识。

5、开展好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重点围绕“互联网+”“创青春”和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等校内选拔赛一等奖项目,集中开展科技创新项目和暑期科研实践活动、实践创新训练等,积极开展项目攻关、备战科创赛事。

6、参与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动员鼓励在洛研究生积极参与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利用自身的专业特色和优势,广泛开展社会调研和科学研究等实践活动,为洛阳建设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国际人文交往中心贡献才智。

7、参与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动员鼓励研究生积极投身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要充分利用所学专业,重点围绕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通过社会调研和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等社会实践活动,为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建言献策。

五、申报要求

1.主题鲜明。申报团队要有鲜明的实践主题,结合学科专业,有创意和亮点。不得将已获资助或正在申请其他资助待批的科研项目以及学位论文作为暑期社会实践调研项目进行申报。

2.按需设项。项目申报者要以真实社会需求为导向,鼓励研究生结合活动主题,围绕已有研究或实践项目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各团队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课题方案、实践安全预案、预期成果计划书和合理的经费预算。

3.据项组团。申报团队可采取公开招募与自由组队结合的方式选拔队员,各实践团队要实施课题化、项目化运作,有预期的实践成果(最终形成高质量的专题调研报告、社会调查报告或公开论文发表,或者在国赛、省赛上获奖)。鼓励博士生、硕士生联合组队,鼓励跨学院、跨学科交叉组队。

4.专人负责。每支团队至少有1名相关领域的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全面负责团队的选题、编队、实践及成果产出等,对社会实践活动全程负责。每个社会实践团队研究生人数应在6人以内,其中可设研究生队长1名,与指导老师共同负责团队活动,随时与研工部保持联系;可设信息员1名,负责本队的宣传报道和信息报送工作。

5.集中实践。各申报团队的实践活动原则上集中在8月份开展,具体时间由各团队自定。

六、时间步骤

1.团队组建(724日至730日)。申报研究生校级社会实践重点项目的团队认真填写《河南科技大学2020年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立项申报书》(附件1),报送所在培养单位。经培养单位认定后,统一将申报书电子版发送至hkdyjsgzb@163.com邮箱,纸质版暂不报送。申报截止日期为20207301800。逾期不报视为放弃。

2.立项评审(731日至81日)。研究生工作部组织专家对各培养单位初评后推荐的项目进行评审,确定予以立项资助的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重点项目。学校立项资助项目、学院经费支持项目、研究生自筹经费团队项目,均可参加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评奖评优。

3.行前培训(82日至83日)。各指导老师负责对本团队进行调研知识、实践安全、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和报销规定等教育与培训。各团队会议商议、分工做好实践活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4.项目实施(84日—829日)。各团队实践时间可自行安排,社会实践期间需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要高度重视实践活动中的人身财产安全,若有外出实践行程,出门前须征得家长同意。

5.评选表彰(9月—10月)。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在915日前提交项目实施要求的各项材料(调研报告、课题结项报告、实践成果、编辑好的视频短片或有代表性的活动照片3张以上、媒体的相关报道等),提交结项资料不完整或粗制滥造调研成果的、未能完成立项任务的团队,均不予结项。研究生工作部将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效,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团队、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6.成果使用。调研成果中若有论文、专利及成果报道等,发表时必须要标注“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工作部资助”,否则将在项目评审前取消项目的认定和评奖资格。

七、经费使用

经费统一采用公务卡制度报销。学校立项资助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资金由培养单位或个人先行垫付,活动结束、研究生工作部验收合格后,持符合学校财务处规定的报账凭据到财务处报账,否则不予报账。

八、工作要求

1.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可充分利用校友和社会资源,发挥研究生导师、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的作用,积极为研究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支持、指导和帮助。

2.各培养单位要加强对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的安全教育和工作指导,保持通讯畅通联系,遇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要做好前期调研和出发准备,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要高度关注极端气候变化和服务地区的自然条件,做好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如有安全事故发生,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各类评奖。

3.研究生工作部为校级研究生入选团队统一购买保险。所有登记注册的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需签订《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个人安全责任书》(附件2)和《2020年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购买短期综合保险登记表》(附件3),电子版报至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辅导员处。

4.实践团队指导教师必须切实承担责任,负责活动项目的实施。在项目执行期间,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相关单位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地方疫情防控要求,遇到问题及时与学院沟通解决,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5.各团队要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成果的总结和分享、传播,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和大众传媒、校园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活动的宣传报道。及时做好普遍性、规律性的总结提炼,并把成果继续加工申报创新创业项目和论文专利等。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2020724

上一条:关于在全校研究生中开展党史等学习教育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竞答讲述活动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做好河南省2020年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研究生到基层工作的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