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正文

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2025年09月02日 14:10 宋淑贞 点击:[]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全体研究生:

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是系列大赛中首个文科主题的创新实践公益性赛事。大赛秉承“传承、发展、创造、创新”的办赛理念,坚持“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的办赛宗旨,鼓励研究生投身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实践中,引导广大研究生深学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强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担当,为国家、社会发现、培养、输送文化领域“两创”型人才。现将第二届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名称

第二届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河南科技大学校内选拔赛

二、大赛主题

文化中国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

承办单位:艺术与设计学院

四、参赛对象及要求

1.参赛对象:

我校在读研究生(含全日制及非全日制硕士生、博士生),以及已取得读研资格的应届本科生也可报名参赛。

2.报名要求:

每道赛题每人仅能拥有一支团队(1-5 人),支持跨院校、跨专业、跨单位自由组队。

3.指导教师说明:

每支队伍最多申报 2 位指导教师,按照申报顺序排序。

4.参赛单位说明:

组队参赛时作品第一作者(队长)所在培养单位为该队伍的参赛单位。

5.大赛报名入口: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以下简称:“文化中国”大赛,网址:https://cpipc.acge.org.cn/pw/hp)

6.报名成功说明:

参赛选手通过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方网站进行报名与作品提交,由参赛单位负责对参赛学生身份进行审核。大赛规定的项目提交时间截止后,指导教师、参赛队员和项目内容不能进行调整或更改。

7.知识产权:

参赛作品知识产权归参赛者所有。

五、参赛项目赛道

(一)赛题一:AI赋能文学创作、研究与传播

本赛题鼓励参赛选手和团队利用AI赋能文学创作、研究与传播,通过数字文化、戏剧影视、文学创作三种形式参赛,将文学与科技相结合,开启数字人文的新篇章。

(二)赛题二:大运河的历史文化意蕴与现实意义

本赛题不限作品形式,可围绕“大运河的历史文化意蕴与现实意义”,结合“两创”理念,深入研究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及其在当代的活化路径。可聚焦历史文献解读、非遗传承创新、文旅IP开发、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等方向,通过理论分析、案例研究、创意设计等形式,提出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成果,展现大运河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命力与影响力。

(三)赛题三:德与力——中国式英雄再创造

本赛题不限作品形式,鼓励参赛选手和团队选取某一或某些中华传统英雄形象与英雄叙事,使用数字文化、戏剧影视、文学创作、绘画摄影、舞蹈音乐、非遗手造、文旅融合等有感染力的呈现方式,诠释英雄人物谋求力量、涉入困局、争取胜利过程中的“德与力”“义与利”“欲与理”“法与情”“公与私”“爱与恨”等张力,深挖、活化、升华中华传统英雄基因。

(四)赛题四:舞蹈专项赛题 文脉焕新·创想未来

题目鼓励参赛选手和团队通过舞蹈创作、表演、教学展示等形式参赛,通过舞蹈艺术语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五)赛题五:开放赛题

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遵循,涉及“文化中国”主题,尤其是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各类文化文艺作品(含戏剧影视、文学创作、数字文化、非遗手造、文旅融合、舞蹈音乐或其他作品)可报名参赛。

(六)赛题六:地方定制赛题

题目:河海津韵:天津城市文脉的创新表达

背景说明:天津,因河而兴,向海而生。“河”指海河,它是天津的母亲河,孕育了天津独特的民俗文化和城市风貌;“海”则关联着天津作为北方重要港口的海洋文化特质。海河孕育了近代中国的开放基因,运河串联起南北文化的交融,中西合璧的建筑群见证了百年风云。赛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利用天津地域文化资源,通过组织开展“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行(天津站)”集体调研活动,深化参赛团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津派文化的理解,用丰富多元的文化实践讲好中国故事、天津故事,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时代光彩。

本赛题将组织开展实地考察、文旅宣讲、专家指导和分组讨论等集体调研活动,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赛题要求:本赛题鼓励参赛选手提交散文、诗歌、剧本等文学作品,也欢迎以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完成创作。在内容上,鼓励从天津的河海景观、历史建筑、民俗风情、历史事件等文化遗产中,挖掘“河海津韵”的丰富内涵,拓展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城市文化的表达空间;在呈现形式上,鼓励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AR、大数据可视化等,将“河海津韵”以更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打造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推动天津特色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注:各赛题具体信息、赛事动态请登录赛事官网https://cpipc.acge.org.cn/pw/hp或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查看。

六、评审要素与奖项设置

从作品的主体性、创新性、文化性、可落地性、完整性等方面来综合考量和评价参赛作品。

1.主体性:作品能够充分体现研究生主体意识、精神内涵、鲜明特色,体现与本科生等群体的区分度和差异性;

2.创新性:能够充分体现创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内容完整,设计新颖,突破局限;

3.文化性:作品能充分挖掘研究生群体内涵,体现研究生群体特征,在展现研究生形象和研究生文化生活的同时富有创意美;

4.可落地性:在宣扬文化内涵和产品理念的概念设计的同时,产品契合研究生精神文化需求和日常生活,具备实际落地和应用的可行性;

5.作品完整性:作品表达清晰、作品提交格式规范,描述清晰,表达流畅,内容完整。

本次大赛设一等奖、二等奖及三等奖。根据参赛项目评选得分,依次颁发荣誉证书。根据校赛最终成绩排名推荐优秀团队参加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中国”两创大赛。

七、校内赛程安排

9月20日 校赛作品提交(按学院和赛道发送给联络人)

9月22日 校赛作品审核

9月25日 校赛作品评审公示

10与9日前 完善作品、国赛作品提交

校内赛严格按照国赛的要求进行评审,请各参赛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在9月20日前将参赛作品收集,并提交给艺术与设计学院联络人,校赛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选奖项,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国赛。

八、联系方式

赛事秘书组:张辉老师 13525402370

赛事联络人:王一喆 17633654273

陈雨鑫 19898028289

李梦琪 19149432103

参赛队伍队长可加以下微信群,进群请修改命名:学院+姓名+联系方式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

2025年9月2日

上一条:关于专兼职研究生辅导员考核及选聘工作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举办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第十一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