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近期,我校学生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情况时有发生,开学以来,校内发生多起网络刷单、游戏账号买卖、冒充网络平台客服等形式的诈骗案件,个别金额很大,给学生造成较大的财产损失和心理负担,成为校园安全稳定的隐患。为构建更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发生,现就近期研究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防范意识
1.教育研究生充分认识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性和普遍性,日常使用手机、电脑时对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信息、平台和链接等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
2.强调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避免在公共场合或网络上泄露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码、验证码、密码等。
3. 不向他人出借或买卖“两卡”——手机卡和银行卡。
二、识别诈骗手段
大学生群体经常遭遇的诈骗形式主要包括:虚假兼职、刷单返利、网络游戏、网络交易、投资理财;诈骗分子冒充亲友、同学、老师、网络平台工作人员等身份诈骗;利用网页、招聘平台、社交软件和短视频平台等渠道,以“创业”、“招聘”和“扫码返利”等名义设下陷阱等。
1.切勿轻信网上类似“足不出户,日进斗金’“轻轻松松赚钱”等兼职刷单信息或广告,遇到任何有关“刷单”的,主动远离。
2.网络游戏账号交易、物品交易选择官方或经过认证的第三方交易平台进行,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支付,不向陌生人支付任何费用。
3.不轻易通过社交媒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不轻易加入来历不明的微信群、qq 群;收到来自亲友、同学、老师等的借钱、转账等异常请求,应先通过电话、视频或其他可靠方式进行核实。
三、有效防范
1.引导全体研究生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启用来电预警功能并及时更新预警号码库,必要时使用身份核实功能。
2. 谨慎对待陌生人的来电和信息,不轻易相信不明网页和平台,不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未知来源的 APP。
3.遇到可疑情况,及时与老师、亲友或相关部门联系,核实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4. 务必牢记:骗子套路千千万,防骗守则就一条,任他说得天花乱坠,凡是要钱一律不给,只要不贪心,就能“百诈不侵”。
四、加强宣传教育
1.请各学院利用宣传栏、班级群、微信公众号、宿舍张贴等渠道,持续发布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知识和案例,确保研究生全覆盖接受反诈宣传教育。
2.以年级、班级、工作间、宿舍等为单元,组织开展防范电信诈骗的主题班会、案例警示教育,利用“国家反诈中心”APP、河南科大学研究生微信公众号相关推送内容进行集体学习,提高研究生识别和应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能力。
五、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1. 一旦发现电信诈骗行为,及时报警(学府派出所电话:65798110、开元校区保卫处24小时值班电话:64277110;郑州路派出所电话:64962110,,西苑校区保卫处24小时值班电话:64231787),并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提供有关线索和证据。
2.各学院设立专门的应急响应小组,并确定一名联络员,处理研究生发生的电信诈骗案件后报警协助,及时进行教育引导,避免引发其他问题。
六、全员积极参与防范工作
1.发现可疑的电信诈骗电话、短信、APP 应用程序、诈骗社交账号、网址链接等,及时通过“国家反诈中心”进行举报,向学校提供有关涉嫌诈骗的线索。
2.对在防范电信诈骗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学院及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3.按照属地政府部门要求,学校将把电信诈骗发案情况纳入相关工作考核。
请各学院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和责任心,加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研究和实践,持续提高研究生防范电信诈骗的能力和水平,为保障师生财产安全和校园安全稳定做出努力!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2024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