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正文

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河南科技大学第六届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2022年03月02日 14:43 刘力霈 点击:[]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为切实提高我校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促进研究生将所学专业与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经研究,将于2022年1月—5月举办河南科技大学第六届研究生学术科技节主体竞赛之第六届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简称“组委会”),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科技处、社科处、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校团委负责人和承办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组成,负责大赛各项工作的组织开展。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大赛的日常事务工作,其中科技创新类竞赛办公室设在研工部,创业类竞赛办公室设在校团委。

二、竞赛内容与要求

本届大赛分科技创新类竞赛和创业类竞赛。要求如下:

(一)科技创新类竞赛

1.参赛对象

全日制在读研究生、非全日制(全日制管理)研究生、已取得我校研究生推免资格的大四本科学生和已录取为2022级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其他本科学生可参加研究生主持的项目。

2.申报要求

(1)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近一年内完成的科技发明制作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等不得申报。

(2)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科技发明制作和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两类。

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科技制作和小发明创造作品须附有相关文字介绍、辅助说明图表、外观图(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内。

申报参赛的作品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参赛作品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学科组)推荐。

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必须要有1000字以内的作品说明,并附有研究报告、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或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等,打印或粘贴到申报书后。

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中可包含被采用的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同时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

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仿宋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社会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

作品申报书(见附件1)、参赛作品及其他材料须分别通过电子版和纸质版两种方式报送。

(二)创业类竞赛

1.竞赛内容

竞赛含2项主体赛事:符合“互联网+”或“创青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要求的作品均可申报创业类竞赛。

2.参赛对象

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已获投资情况和项目特点,大赛分为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师生共创组。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1)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2022年5月31日(以下时间均包含当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我校在读全日制研究生(博士或硕士)。

(2)初创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9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1轮次。参赛申报人须为初创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我校在读全日制研究生(博士或硕士),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7年之后毕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生)。企业法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3)成长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3年以上(2019年3月1日前注册);或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9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2轮次以上(含2轮次)。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我校在读全日制研究生(博士或硕士),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7年之后毕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生)。企业法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4)师生共创组。基于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或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创业且教师所占权重比例大于学生(如已注册成立公司,教师持股比例大于学生)的项目参加师生共创组进行比赛。若参赛项目在2022年5月31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我校在读全日制研究生(博士或硕士)。若参赛项目在2022年5月31日前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我校在读全日制研究生(博士或硕士),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7年之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生)。企业法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0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每人限参加一个团队,每个团队限申报一个参赛项目,每个参赛项目只可选择参加一项赛事,不可兼报。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可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初创组、成长组、就业型创业组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成员合计不得少于1/3。

高校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师生共创项目不能参加创意组,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1%(其中参赛成员合计不得少于10%)。

3.项目要求:

参赛项目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

(2)制造业,包括智能硬件、先进制造、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

(3)信息技术服务,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企业服务等;

(4)文化创意服务,包括广播影视、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旅游休闲、艺术品交易、广告会展、动漫娱乐、体育竞技等;

(5)社会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财经法务、房产家居、高效物流、教育培训、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

(6)公益创业,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非盈利性创业。

三、赛程安排

(一)科技创新类竞赛分学院推荐和学校竞赛两个阶段进行。

1.学院推荐:各培养单位组织研究生积极申报作品参赛,评选推荐参加校级决赛的作品(需排序,参加校赛作品的数量由组委会办公室按照在校研究生规模进行分配)。各学院按编码要求对参赛作品进行编码(见附件2),统一报送参赛作品,纸质版《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作品汇总表》(附件3)一式两份,作品申报书一式6份,于2022年4月10日前提交至研究生实践创新中心,电子版发送至ygbsjcx@163.com

2.学校竞赛:具体日期以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通知为准。组委会按照评审委员会评选结果公布获奖名单。

(二)创业类竞赛分预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进行。

1.预赛:2022年3月至4月(具体日期和要求以校团委通知为准)。各学院对研究生的参赛资格和作品申报条件进行审查确认,评选出参加校级复赛的作品,并按校团委分配的数量与本科生申报作品一起报送。

2.复赛、决赛:具体日期和要求以校团委通知为准。

校级复赛:评审委员会专家对各学院推荐项目进行评审,按进入校级复赛项目总数75%的比例评选出入选决赛的项目。

校级决赛:进行现场答辩和项目路演(具体要求与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大赛结束后,对获奖作品保留一个月的质疑投诉期。若收到投诉,组委会将委托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经调查,如确认该作品资格不符者,将取消该作品获得的奖励,并视情节取消学院参赛资格或按相关规定给予处罚。

四、奖项设置

竞赛产生一、二、三等奖若干名,颁发荣誉证书。在省赛、国赛中获得金、银、铜奖的参赛团队和指导教师,依据《河南科技大学学生竞赛奖励办法(试行)》(河科大学〔2018〕3号)(见附件4)予以奖励。

五、相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

各培养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的竞赛领导小组,周密部署、认真落实,帮助研究生把学术研究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将创业计划同创业实践、就业发展相联系。

(二)精心组织

各培养单位要认真制定本单位的实施方案,组织动员在校研究生以及毕业研究生校友创业者参赛,并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组织高素质指导教师队伍,对参赛者进行培训和指导;联合社会有关方面为竞赛提供资金、智力等方面支持,努力推动成果转化。

(三)加强宣传

各培养单位要广泛动员,通过开展线上和线下竞赛活动宣传,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扩大竞赛的参与面和受益面。

本届大赛最新通知和有关要求将在研工部、研究生院、校团委网站及时发布。

校团委赛事通知:“挑战杯·创青春”https://www.haust.edu.cn/dyfxgndetail.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1049&wbnewsid=33481 ;“互联网+” https://www.haust.edu.cn/dyfxgndetail.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1049&wbnewsid=33967


大赛咨询电话:0379-64231448(研工部) 0379-65627512(校团委)


河南科技大学第六届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

202232




上一条:关于开展河南科技大学“花开三月,青春科大”系列活动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河南科技大学第十一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征集论文的通知

关闭